•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轮播新闻> 正文内容
中新观林|甘肃实用高效治沙技术为80余国育才千余人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1日 11:0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图为徐先英(左)在测试研发的草沙障压沙机。(资料图)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6日电 连日来,甘肃林草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正在河西五市进行。国家卓越工程师、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徐先英透露,从1993年至今,该所已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51期国际治沙技术培训班,为全球80多个国家培养了1000余名治沙研究人员。

  甘肃是中国荒漠化和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境内自西至东分布的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该省由此也成为遏制风沙危害的战略前沿阵地。

  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大“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采取造林种草、封育飞播、封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多种措施,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简单、实用、高效的治沙技术,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治沙提供了范本。”徐先英说,几十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筛选出了梭梭、柠条、花棒、沙拐枣、沙木蓼、沙枣、樟子松等十几种优良防风固沙植物,并在广大沙区得到推广;创造发明了“梭梭沙丘造林”“固身消顶”等固沙造林技术;提出并示范“黏土沙障+梭梭”综合治沙模式等17项。

  建立国内第一座具有北方荒漠特色的民勤沙生植物园,引进、保存荒漠种质资源680种;研究确定了石羊河流域上中下游沙区适宜造林密度;建立了国内首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量化防风固沙林对沙尘的减灾作用,为“三北”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多年来,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已累计产出科研成果401项,获科技奖励111项,授权专利367项,出版专著28部。

  目前,甘肃治沙装备走在全国前列,甘肃设计制造的压沙设备已被中国沙区广泛使用。科学技术的每“一小步”都是治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