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要闻> 正文内容
“Country Walk”,换一种方式“触摸”甘肃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 2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3月24日电 (戴文昌)继 City walk之后,Country Walk(乡村漫步)作为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在甘肃乡村悄然走红。漫步在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的乡村,处处展现出生态、村容、民风、产业之美,每一步,都是对和美乡村的深情触摸,惬意无比的乡村生活让民众感受着别样的“诗与远方”。

  如今的花庄镇,湟水河悠悠流淌,兰新普铁与兰新高铁在此纵横交织,山水田园仿若世外桃源,产业兴旺夯实致富根基,文明乡风拂面。行走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道路上,一幅村净、景美、人和的乡村生活图景正在缓缓铺展开来。

3月12日,花庄镇湟兴村房屋外墙上的村规民约。 戴文昌 摄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宜业。花庄镇党委书记张富旺说,该镇一直将产业振兴作为和美乡村建设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斥资1743万元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新建设施农业,完善水利与产业路。建成千亩优质果蔬示范基地,发展传统农业、农事体验与果蔬采摘新模式,打造“蔬香花庄”IP品牌。

  自2023年起,花庄镇依托自然、文化、产业等优势,让和美乡村建设、发展与治理协同共进。

  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一字之变背后是“内外兼修”齐发力的生动诠释。张富旺说,近年来,该镇一手抓生态修复、村容整治,雕琢乡村外在颜值,让乡村步步皆景;一手促产业升级、文明培育,铸就内在气质,为民众注入幸福动力,护航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花庄镇湟兴村文化长廊。 戴文昌 摄

  走进花庄镇湟兴村,随处可见房屋外墙上以及文化长廊上的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彩绘,一户一景,尽显乡村魅力。平坦乡道蜿蜒向前,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村史馆、篮球场和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一幅和美乡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乡村振兴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而是守住“乡村本真”。张富旺说,为留存乡村记忆,花庄镇自筹资金5.5万元,由村民自发捐赠磨盘、犁具、风匣等老物件75件,建成见证其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村史馆,真正让“乡村”韵味重塑,“乡愁”留下来,让民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花庄镇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的同时,全面推动乡村治理,弘扬乡贤文化。“新乡贤”薛守诚从民众感触最深的地方着手,巧妙地将弘扬时代主旋律融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践之中,用事例阐释政策、讲清道理,让乡贤文化直抵民众“心里面”。

图为村史馆陈列的老物件。 戴文昌 摄

  与此同时,湟兴村还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民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评选最美庭院、孝老敬老等模范典型48个;完善红黑榜、兑积分等模式激发民众向上向善,模范典型频出,乡村处处洋溢着文明气息。

  湟兴村民众甘宪明家喜事传为佳话,成移风易俗典型。他说,“咱是农民,孩子找到幸福就好,如今倡导文明新风,不希望彩礼坏了和气,过得好比啥都强。”

  漫步在湟兴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画卷触手可及。张富旺说,如今,湟兴村民众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