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6日电 近年来,清水县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完善三项机制,全面推进了人民调解工作,有力地筑牢了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2024年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1600件,调解成功1588件,调解成功率99%,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积极拓展调解领域。积极引导调解向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延伸,持续推进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先后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婚姻纠纷调解委员会、信访事项纠纷调解委员会、供热纠纷调解委员会、消费纠纷调解委员会、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诉前纠纷调解委员会、土地确权纠纷调解委员会等13个重点行业领域的调解组织,在公安局、税务局、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成立了8个行政调解组织,推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无缝衔接,使调解触角延伸得更宽更广,调解领域实现全覆盖,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不断完善调解方式。在面对面、背靠背传统调解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现代人民调解新模式,深入拓展电话、网络、微信调解等新渠道。积极探索以司法行政部门为主导、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的8小时外一线调解的调解新模式,将调解室搬入田间、搬入纠纷现场,将调解时间扩大至中午、夜间、周末和节假日等休息时间的形式,为当事人开辟出了一条绿色通道,就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筑牢第一道防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致力于在调解中融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实现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相互交叉、互相渗透。进一步方便当事人进行矛盾纠纷调解。
不断提升调解热情。严格落实人民调解个案补贴规定,县司法局针对人民调解推行了以奖代补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夯实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同时,根据个案补贴文件要求,对案卷进行认真仔细核查层层把关,确保人民调解以奖代补、以案定补经费的使用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2024年,全县共发放人民调解个案补贴20余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