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教育> 正文内容
体能续航,快乐加载,肃北县中学玩转体育“加法”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14:4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1日电 (张娅妮 陈天良 于锋哉)“重心压低!注意步伐!”在肃北县中学的操场上,两名学生正进行蒙古式摔跤搏克对决,围观同学们呐喊助威。这样的火热场景,如今已成为该校课间常态。自甘肃省教育厅发布“每日体育活动不少于两小时”新规以来,肃北县中学通过创新体育形式,融合民族文化,让校园变身活力四射的运动乐园。

  据了解,肃北县中学以“五育并举”为理念,将小课间设计为“体能+团队+趣味”的综合课程,将15分钟小课间打造成学生释放活力、锻炼身心的“黄金时间”。各班根据学生兴趣,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微型体育活动,涵盖篮球、排球、足球、跳绳、搏克、蒙古象棋等十多个项目,学生们自由选择,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学中玩”。

  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孩子们运动的身影,有的班级在进行“一分钟跳绳”比赛,有的在空地玩起“趣味接力赛”,还有的围成一圈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拔河,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他们脸上挂着汗珠,眼里闪着光,脚下更有力量了。这种变化正是“五育融合”最好体现。

  同时,还通过每天30分钟大课间等活动,确保学生运动时长累计超过两小时,体质增强的同时,学习压力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以前课间只能发呆或写作业,现在15分钟虽然短,但和小伙伴们一起拔河、踢毽子,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体育课和课间活动增加后,我的体能明显提升了,连上课注意力都更集中了。”九年级(1)班的吴仁涛兴奋地说。

  此外,学校组织各班学习并推广富有民族特色的新课间操。结合蒙古族舞蹈的特点,编排了传统文化与民族风兼具的“花样课间操”,炫出了校园民族“范儿”。

  “和传统的课间操相比,这套课间操的音乐旋律更为活泼、欢快,学校希望通过创意课间操这种形式,让同学们更多了解本土民族舞蹈和人文风情,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肃北县中学体育老师马鹏说。

  下一步,肃北县中学将继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计划引入更多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健身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肃北县中学校长李元术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达标‘两小时’,更是让运动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