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玉门县域观察 | 创新“三个三”举措,营商环境再升级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8日 14:38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8日电 (罗珍 周杨)玉门市新市区供排水管网改造项目——312国道段基础设施改造,从提交资料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只用了半天时间。“早上提交资料,中午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提前了我们开工的时间。”项目负责人施先生感慨道。

  过去,这类审批需要辗转多个部门、耗时数月,而如今,得益于玉门市推行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企业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便能享受“容缺办理”“并联审批”等便捷服务。供排水管网改造项目手续高效审批的案例并非个例,2024年,玉门市平均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压减95.4%,惠及超千家企业,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正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新温度”。

  这一变化背后,是玉门市以“三个发力、三道关口、三个维度”为核心的“三个三”改革举措的持续深化。近年来,玉门市紧扣企业痛点,从审批服务、执法效能、权益保障等环节系统发力,推动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在审批领域,通过精简材料、归并流程、设立综合服务窗口,累计取消证明事项209项,减少办事材料891项,580项审批实现“容缺办理”,企业办事效率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玉门市司法局组织律师团队开展“法治体检”“千警联百企”等专项行动,2024年走访企业199家,解决诉求121条,审查合同164份,构建起“产业链+法律服务”的护企生态。

  在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玉门市同样打出“组合拳”。全市编制涵盖3952项执法事项的目录清单,推行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并对173项赋权事项开展实效评估,执法透明度显著增强。为提升队伍素质,创新“调研+座谈”“学习+练兵”“必修+选学”的“3+”培训模式,为931名执法人员定制行业特色课程,同步编发《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工作手册》,实现规范执法“一本通”。严格的监督体系更是筑牢法治防线——通过案卷评查机制,对43家执法单位的14876件案卷进行“全面体检”,并推行“无事不扰”监管,企业抽查频次降低40%,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

  法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企业获得感。在玉门建化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律师许霞每周有两天驻点值班,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等服务。她说,“去年一家新建化工企业发生工程外包账目争议,承包方虚增工程量导致账目多出200万元,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条款为其提供了专项法律咨询,迅速整理出合同履约争议的核心证据,为初创期企业有效规避了常见的合同管理风险。”许霞提到的“玉事码上办”平台,正是玉门市打造的商事调解“快车道”。通过整合公安、司法等部门资源,形成“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规范”闭环机制,涉企纠纷解决周期平均缩短至5天。此外,创新“复议+调解”模式,实现行政复议案件“案结事了”,审结的3起涉企案件满意度达100%。审批高效、执法规范、解纷迅速,让企业能心无旁骛谋发展,“办事靠制度、遇事找法律”已成为玉门企业的共识。(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