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定西漳县设施农业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0日 08:11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分享到:

  甘肃漳县:设施农业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四月的武阳大地,料峭春寒尚未褪尽,然而,甘肃省漳县三岔镇的设施农业园区却已奏响春日序曲。走进三岔镇朱家庄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鳞次栉比的钢架大棚沿山势梯田式分布,宛如银色巨龙盘踞在黄土坡上。棚内微喷系统正将水雾化作珠帘,沾湿的番茄叶片折射着晨光,藤蔓间垂坠的草莓像红玛瑙般晶莹剔透,工人们穿梭在立体栽培架间,指尖翻飞间摘下春日的馈赠。

漳县三岔镇设施农业园区(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棚里的温度要控制在22℃-25℃,湿度保持在60%左右。青岛农科院专家王建军正手把手指导农户操作智能温控系统。东西部协作项目不仅带来每座20万元的现代化大棚,更引入了水肥一体化精准控温等12项先进技术。如今园区已实现从传统拱棚到智能温室的迭代升级,单位面积产值提升3倍有余。

  在园区务工的任林林边修剪黄瓜藤边算着账,每天120元工钱,学了立体种植技术,年底准备承包两个棚。像她这样的新农人已超过80人,园区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与技术提升双收益。村文书刘雪龙指着规划图介绍:“我们正打造春赏花、夏采果、秋观景的农旅融合项目,新建的亲子采摘区预计带动周边民宿增收40%。”

漳县三岔镇设施农业园区种植的人参果(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暮色中,园区电商直播间亮起暖光。“这是我们的青藤红果品牌番茄,采用熊蜂授粉技术。”90后返乡创业青年李浩正在直播。通过定制化包装设计、冷链直发服务,园区农产品溢价达35%。漳县三岔镇干部马红玉表示:“我们将建设标准化育苗中心,培育三岔农品区域公用品牌,让设施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永动机。”

  当夕阳为连绵大棚镀上金边,这座曾经的农业小镇正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现代农业的崭新篇章。(后爱萍)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