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将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全面落实“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要求,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组织、履职能力、作风、制度等方面不断提升,着力解决参政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强化薄弱环节,推动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支持民主党派开展“凝心强根基、团强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和纪律学习教育,引导民主党派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增进“四个认同”。建立了“时事跟进学、培训深化学、活动重点学”全方位政治引领机制,引导民主党派形成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领导班子宣讲学、委员会座谈交流学、专题培训集中学、新成员线上学”为内容的“五学联动”学习模式,迅速传达学习、研讨交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及省市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夯实了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坚持管用结合,强化领导班子建设。率先探索在民主党派市委会配备负责日常工作的正县级副主委(驻会、负责日常工作、正县级),优化班子整体功能,为民主党派成长搭建成长进步的阶梯。支持民主党派市委会发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健全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生活会、内部监督、述职和民主评议等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做到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结合主题教育专题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述职和民主评议,规范落实有关纪要精神。2024年以来,完成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届中调整工作,推荐提拔党外干部8名,补充党外政协委员5名。
三是坚持梯次培养,强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关规划,制定印发《平凉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计划(2024-2026)》,遵循党外人士成长规律,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围绕中心发展所需培养骨干成员,推动结构、性别、年龄比例日趋合理。注重加强党外干部的教育培养,推荐党外人士担任特约监察员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对全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不断充实完善代表人士库。
四是坚持政策原则,强化组织发展工作。高度重视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发展成员,坚持质量优先、保持界别特色,突出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特点,不断优化内部结构、提升组织发展质量。推进党(盟、会)员之家建设提质,民主党派机关办公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协调落实农工党平凉市基层委员会、九三学社平凉支社办公用房。完善新媒体矩阵,营造了多党合作良好舆论氛围。全方位在市级新闻媒体对参政党建设成就进行宣传报道,不断营造多党合作良好氛围。以建成用好企业家、教育卫生等联谊会为重点,探索建立民主党派互动交流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民主党派之间联谊交流和相互监督新格局。由于多党合作氛围浓厚,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作用发挥充分,部分民主党派市委会、基层组织和一批个人荣获民主党派中央、省委会“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个人”。
五是坚持实干导向,加强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教育管理,强化思想淬炼、实践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拓宽参政议政、社会实践的途径,畅通了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政策方针及建言献智的渠道,帮助民主党派成员进一步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六是坚持机制先行,不断转变作风。制定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健全完善了参与政党协商、强化内部监督、民主党派之家运行管理等制度,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提供了重要保障,指导成立了民盟、民进市委会内部监督委员会,强化制度约束,提升干部队伍的约束力。坚持不断巩固纪律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树立了鲜明实干实绩导向,着力营造实干争先、昂扬向上的良好风气,激励引导全市各民主党派积极履职尽责,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以生动实践不断推动多党合作更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