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镇原“三元双向”循环农业解码乡村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1日 08:25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分享到:

  甘肃镇原:“三元双向”循环农业解码乡村振兴新路径

  央广网庆阳4月10日消息(记者魏晋雪 实习记者马悦)近年来,甘肃省镇原县以菌业为突破口,积极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新格局,实现农业废弃物的高效转化利用,探索出一条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央广网发 曹佳佳 摄)

  何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三元”,即种植业、养殖业、菌业;“双向”,即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牵引、菌业为资源循环的关键环节,让种养菌三个产业相互支撑,废弃物资源相互转化利用、吃干榨尽,形成一个双向闭环的循环圈。

  位于开边镇的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便是镇原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的生动缩影。近日,记者走进该产业园,亲身感受到了这一模式的实际运作。

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种植的羊肚菌(央广网发 马悦 摄)

  在产业园的菌棚内,工人正在采收新一茬羊肚菌。菌棚外,成堆的秸秆和木屑被送入菌棒加工车间,经过标准化处理后成为菌菇生长的“营养基”;而废弃的菌包则被送往菌肥厂,经过加工后成为还田肥料,滋养下一季的果蔬种植。

  “我们公司是2023年从江西引进的,主要采用‘菌菜轮作’循环种植模式,反季节种植羊肚菌、平菇和小番茄、西葫芦等,同时。引进菌肥加工生产线,将菇渣、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经过3次翻堆高温发酵,加入公司自有培育菌种,制成有机菌肥,形成‘种养业→食用菌生产→生物提取→有机肥生产→种植业’良性循环。”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技术负责人张伟介绍,此外,运用自动放风温控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自动雾化系统等一系列新型实用装备,实现远程操控,保障了种植高效与作物品质。

爱尔兰菌棚(央广网发 马悦 摄)

  目前,该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552.3亩,建成日光温室86座21.3万㎡、爱尔兰菌棚12座7000㎡,菌种选育中心、菌棒加工厂、冷库、烘干车间已建成使用,菌肥厂、农副产品深加工厂已完成厂房主体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生产设备安装。

  “园区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吸纳带动300多名群众就近务工发展,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村集体年均收益30万元以上。”张伟说。

  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所在的开边镇,处在全县瓜菜产业“三带三区”茹河川区核心地带。近两年来,该镇按照“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三元双向、集群发展”总体思路,以茹河川区为轴心,以现代农业示范镇为目标,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央广网发 马悦 摄)

  “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沅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同时,新建食用菌废棒循环再利用加工基地,引进废棒加工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和专用有机肥生产线。”开边镇党委副书记路建宝介绍,“利用镇上种养业所产生的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加工培育食用菌,做到变废为宝、循环发展,不断构建‘三元双向’循环产业模式。”

  目前,镇原县已建成菌业种植基地14个,种植面积1600余亩,生产大棚1400多座,2025年预计年产值可达9700万元左右,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日趋明显。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