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陇南武都佛崖豆腐“豆”香四溢 小作坊撬动致富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5日 08:41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15日电 (赵振)在陇南市武都区佛崖镇,一块块洁白如玉的豆腐,不仅是餐桌上的人间至味,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作为当地传承百年的特色产业,佛崖豆腐以“纯手工、浆水点制、豆香浓郁”闻名遐迩,成为撬动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佛崖镇大楞村素有“豆腐村”之称,其豆腐制作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村民沿用古法工艺,从选豆、磨浆到点浆、压制,全程手工完成,并以当地特有的浆水替代石膏凝固,确保豆腐口感细腻清香、久煮不散。老梁夫妇的豆腐坊便是典型代表,25年来坚持凌晨四点开工,日复一日打磨技艺,其豆腐因无添加、品质佳,成为周边县市的“爆款”,甚至吸引康县、成县等地的顾客专程采购。

  近年来,佛崖镇推动豆腐产业从“小作坊”向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大楞村村民老梁于2017年注册豆制品加工厂,开发豆皮、五香豆干等深加工产品,并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年销售额突破400万元。同时,当地成立合作社,整合农户资源,带动30余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年收入最高达20万元。传统手艺与现代经营模式的结合,让“佛崖豆腐”走出深山,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佛崖镇以豆腐产业为支点,探索“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游客不仅能品尝地道豆腐宴,还可体验制作工艺,感受农耕文化魅力。政府同步推进庭院经济,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大豆,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闭环,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

  从谋生手艺到富民产业,佛崖豆腐的故事印证了传统与创新的交融。未来,这片土地将继续以“豆香”为媒,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