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15日电 (赵振)在陇南市武都区佛崖镇,一块块洁白如玉的豆腐,不仅是餐桌上的人间至味,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作为当地传承百年的特色产业,佛崖豆腐以“纯手工、浆水点制、豆香浓郁”闻名遐迩,成为撬动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佛崖镇大楞村素有“豆腐村”之称,其豆腐制作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村民沿用古法工艺,从选豆、磨浆到点浆、压制,全程手工完成,并以当地特有的浆水替代石膏凝固,确保豆腐口感细腻清香、久煮不散。老梁夫妇的豆腐坊便是典型代表,25年来坚持凌晨四点开工,日复一日打磨技艺,其豆腐因无添加、品质佳,成为周边县市的“爆款”,甚至吸引康县、成县等地的顾客专程采购。
近年来,佛崖镇推动豆腐产业从“小作坊”向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大楞村村民老梁于2017年注册豆制品加工厂,开发豆皮、五香豆干等深加工产品,并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年销售额突破400万元。同时,当地成立合作社,整合农户资源,带动30余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年收入最高达20万元。传统手艺与现代经营模式的结合,让“佛崖豆腐”走出深山,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佛崖镇以豆腐产业为支点,探索“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游客不仅能品尝地道豆腐宴,还可体验制作工艺,感受农耕文化魅力。政府同步推进庭院经济,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大豆,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闭环,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
从谋生手艺到富民产业,佛崖豆腐的故事印证了传统与创新的交融。未来,这片土地将继续以“豆香”为媒,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