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教育> 正文内容
天津蓟州“组团式”帮扶点亮古浪职业教育之光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08:0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16日电 (郑万春 徐宁)在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时代使命下,教育帮扶成为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天津蓟州区与甘肃武威市古浪县虽相隔千里,但因教育帮扶紧密相连。一批来自天津蓟州区的“组团式”帮扶教师,跨越山海,在古浪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这片教育热土上辛勤耕耘,用智慧与汗水作出突出贡献,为学校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领航发展:赵生海校长的全方位革新

  赵生海校长作为“组团式”帮扶核心成员,自踏上古浪职专这片土地,便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管理的革新之中。他深入调研学校现状,结合先进教育理念与古浪职专实际,对学校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与优化。在他的推动下,学校各部门职责更加明确,沟通协作更加顺畅,管理效率大幅提升,为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德育工作一直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赵生海校长深知其重要性。他积极引入蓟州区先进德育经验,结合古浪当地文化特色,构建全新德育体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文化节等,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让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赵生海校长同样走在前列。他发现古浪职专学生因地域、家庭等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困惑。于是,他主导建立专业心理咨询室,配备先进设备和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排解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文化传承:房继光老师的传统艺术之旅

  在古浪职专的校园里,有一处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传统文化教育长廊,这里凝聚着房继光老师的心血与智慧。房继光老师来到古浪职专后,发现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在校园教育中缺乏系统的传承与发扬。她决心打造一条独特的传统文化教育长廊,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房继光老师深入挖掘古浪当地非遗文化,将刺绣、编织、掐丝画、壁挂编织、汉唐鼓舞、艺术蜡染等引入校园。她亲自担任指导教师,从最基础的技艺教起,耐心指导每一位学生。在她的努力下,学校成立多个非遗兴趣小组和工坊,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掌握一门技艺,更在心中种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如今,古浪职专的非遗工坊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学生们的作品在各类展览中屡获佳绩,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些作品不仅展现学生的艺术才华,更让古浪当地非遗文化得到更广泛传播。房继光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传统文化的价值,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教学相长:蒋东伟老师的教育创新之路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蒋东伟老师作为“组团式”帮扶教师中的教学骨干,在教学理念和方法改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他深知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学生的需求,于是积极引入蓟州区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将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班主任培训方面,蒋东伟老师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他定期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交流活动,围绕班级管理、学生沟通、家校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形式,帮助古浪职专的班主任提升管理水平和育人能力。在他的带动下,学校班主任团队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班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天津蓟州区“组团式”帮扶教师在古浪职专的努力与付出,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古浪职业教育前行的道路。他们在学校管理、文化传承、教学创新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不仅改变学校的面貌,更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未来。相信在他们的持续帮扶下,古浪职专将不断发展壮大,为当地培养更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而这份跨越千里的教育情谊,也将成为两地教育交流合作的生动典范,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帮扶事业,共同书写教育公平与发展的美好篇章。(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