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16日电 (李化阳)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围绕增粮增收目标,结合多年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小麦玉米宽幅间作种植技术、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增产增效实用技术。
小麦玉米宽幅间作,充分利用小麦玉米作物杆高低,生长周期长短的空间和时间错差,合理吸收光热资源,改善通风透光环境,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在满足玉米生长的同时不影响小麦生长,实现互利双赢。
施行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每亩可节水100方左右,使浇地变为浇作物,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水肥一体化技术,让肥随水走,减少用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浇水施肥等工作在水池管理房内便可一次性完成,大幅度降低人工费用,实现节本增效。
小麦和玉米是由两套系统控制浇水施肥,实现同一块地不同作物的水肥分带精准管理。可以按照小麦、玉米对水肥的不同需求分别管理,精准管控,解决了小麦玉米对水肥需求不同的难题。同时,小麦和玉米由不同机械分区作业,可实现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小麦播种时,利用北斗导航系统预留玉米带位置,玉米覆膜播种;根据作物成熟时间错峰收获。实现农田设备节水化、机械作业精准化、耕作制度多样化、种植模式生态化的目的,切实提高了亩产收益。
该种植模式集成应用“优良品种、药剂拌种、深翻深松、增施有机肥、精准导航、覆膜播种、小麦玉米机械分区作业及水肥分带精准管理、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宽窄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无人机飞防”等关键技术为核心,与传统小麦玉米带田种植相比,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提高了作物间光热利用率。通过拓宽小麦种植带幅,有利于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增加玉米种植行数,保证玉米产量较单种基本不减产。
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丽梅介绍说:“2025年,在武南镇建立小麦玉米宽幅间作百亩核心示范点1个,重点开展适宜玉米品种筛选,同时以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为主,开展亩产提升攻关,力争使亩总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在谢河镇建立千亩示范点1个。截至目前,已在10个镇累计种植小麦玉米宽幅间作7213.28亩。”
小麦玉米宽幅间作种植技术的推广,是对原有传统小麦玉米带田种植技术的创新发展,实现了单位耕地面积内粮食总产增加、种植收入提高,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凉州区将进一步加大试验研究力度,筛选出与模式相适宜的高产稳产小麦、玉米品种,进一步完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