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要闻> 正文内容
甘肃定西农业新观:沟壑间有农机 旱塬蔬菜销沿海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09: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4月16日电 (艾庆龙 张婧 高展)近日,走近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的一处现代产业园,工作人员穿梭在蔬菜种苗间,观察着蔬菜叶片的色泽、纹理等,农民轻点手机,实时掌握蔬菜生长状况。谁能料到,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曾是十年九旱,连“一碗油买不来一碗水”的传统旱地。

  在内官营镇从事蔬菜育苗、种植、销售已有20多年的合作社理事长张保萍经历了从靠天吃饭到科学种植的全过程,在他看来,科技的最大作用就是让他将旱塬蔬菜销往沿海区域。

2025年4月,甘肃定西市一处绿色蔬菜现代产业园内,工作人员查看蔬菜种苗生长情况。高展 摄

  在育苗基地,全自动播种线匀速运转,一颗颗蔬菜种子精准落入穴盘;自动喷淋系统开始有序灌溉,细密的水珠均匀洒下……在张保萍看来,机械化、智能化,既省时省力省工,又能极大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更有利于优良品种的规模化推广,优势可谓尽显。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育苗区域内,张保萍回忆着过去。他说,以前,育苗每个环节都得靠人工操作,效率还十分低下,难免存在流程不规范的情况,影响育苗质量。

  “以前,种地靠天吃饭,还要靠自己摸索。”内官营镇村民陈明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半辈子,在他看来,最大的变化,科学的农事管理和专业的技术指导,让他们的收入越来越好。

  安定区园艺工作站站长康亚军介绍说,为了给农户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当地联合农科专家,成立了蔬菜产业园技术集成及孵化基地专家工作站,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如田间课堂现场问、云端平台网上约、公布联系方式电话咨询、一对一指导当面提等,让农户能学到实用的农业技术。

  安定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过去干旱少雨,农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然而,当地并没有被自然条件所束缚。如今,这里种植有甘蓝、芹菜、花椰菜等22种高原夏菜,还建成了657间蔬菜储藏保鲜库,年周转量达100万吨以上,蔬菜主要销往东南沿海等地区。

2025年4月,航拍视角下,定西市一处绿色蔬菜现代产业园。田鹏鹤 摄

  安定区副区长马伟旗接受专访时说,为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的竞争力,当地正在建设智能联动温室建设集约化种苗基地,配套自动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物联网调控等智能化技术,繁育优质蔬菜种苗,扩大种苗商品化供给,不断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同时,当地还将加强高原夏菜专业市场和信息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信息发布等工作。(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