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市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拓展民族符号多元视野。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任务,深入挖掘石油摇篮、屯垦戍边、移民脱贫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按照“一进一主题”工作思路,全面拓展民族团结进步“七+N进”活动,精心培树打造兰新社区、铁人文化宫、玉泽湖公园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34个。建成边塞诗展览馆、屯垦戍边展览馆等一批民族团结实体化宣传教育阵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厅,以浸润式宣传促进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深挖民族文化精神内核。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寻和挖掘独具特色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围绕“玉门地域、史前文化、长城、丝路、石窟、石油”等六个选题,精心拍摄制作6期“云课堂”,带领各族学生跨越时空长河,一同沉浸于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魅力之中。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红石榴”主题征文、民族团结“互观互鉴”、青少年研学交流等主题活动10余场次,有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
提升民族交流融洽氛围。以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整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资源,精准把握文明实践与统战工作的结合点,广泛动员统战成员投身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开展政策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系列行动,切实提升文明实践效能。以公益活动为重要载体,为各民族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营造守望相助、和谐友爱的良好氛围。将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纳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宣讲计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理论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不断筑牢各族群众的理想信念根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增添民族团结温情底色。科学统筹城乡建设布局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实现互嵌式居住生活。高效推进“互嵌和融”工程,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中华文化浸润各族群众的心灵。兰新社区创新推出“136”工作模式,沙梁子社区精心打造“12345”工作品牌,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红石榴”互嵌式示范社区,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服务、就医就学、租房租赁、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切实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