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22日电 (曹格桑 石志安 贺益民)近年来,甘南州卓尼县大峪牧场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产业,不仅实现了畜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海拔2900米的牦牛养殖基地,几百头牦牛正悠闲地啃食着经过科学配比的饲草,佩戴着电子耳标的羊群在智慧放牧系统的指引下有序转场,这里正在上演着一场传统牧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变革故事。
在养殖模式上,大峪牧场积极探索创新,采用科学化、规范化的养殖方式,引进了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同时牧场还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不断提升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养殖人员从以前的靠经验到现在的科学养殖,牛羊的发病率降低了,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不少。
为突破牦牛产业发展过程中近亲繁殖、产能下降等瓶颈制约,建设牦牛良种繁育体系,推动全县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牧场引进了多个优良品种的牛羊,通过杂交改良,培育出了适应本地环境、生长快、肉质好的新品种。
卓尼县国营大峪种畜场场长张连俊说:通过良种引进、杂交改良、核心群建设等方式,围绕良繁体系建设项目,先后引进天祝白牦牛、肃北半血野牦牛、大通、甘南牦牛122头,组建牦牛核心群4个,扩繁良种畜188头,大力扩繁适应卓尼牦牛高质量发展的优良品种,不断提升良种化水平,从而实现牲畜减量不减产、维护草畜平衡、有效促进了牦牛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