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陇南徽县:农机奔腾勾勒夏收“丰”景图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1日 15:0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11日电(何方燕 宏瑞)夏收时节,走进徽县栗川闫庄村的千亩小麦种植带,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麦穗在广袤田野里迎风摇曳,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淡淡麦香。

  在青山绿水环绕的田地里,一台台崭新的农机伴随着阵阵轰鸣声,穿梭于麦田之中。它们将麦秆卷入机器,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一颗颗金黄的麦粒迅速收割归仓。秸秆收集机紧跟其后,把收割机吐出的秸秆通过旋转轮收集到一起,打包成捆变成牲畜的饲料,随后旋耕机适时进场,刚刚收完麦子的田地一瞬间又变成了待种的沃土。轰鸣声、欢笑声相互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夏粮抢收抢种的壮美“丰”景图。

徽县栗川闫庄村千亩小麦种植带。何方 摄

  “以前靠传统技术,一天最多也就收割一亩地,人还累得不行。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十分钟就能收一亩,相比传统手工收割快二十倍!”徽县农机中心技术人员彭小虎介绍说。

  据悉,徽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为14.6万亩。目前,全县小麦从南到北已陆续成熟,逐步进入收割期。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徽县统筹调度农业机械3000余台套,投入联合收割机600余台。设立农机维修服务站15个,培训机手及技术人员720余人次,为夏收高效、安全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对今年春夏持续旱情,我县积极采取各类抗旱减灾措施,强化科技支撑,通过人工增雨、科学施肥、宽幅匀播、抗旱保水,‘一喷三防’等抗旱稳产技术落实,确保了夏粮不减产。”徽县农技中心副主任马玉瑞介绍道。

丰收场景。何方 摄

  近年来,徽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科技的助力下,徽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智能化的播种机、铺膜设备,到如今高效的联合收割机,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显身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徽县还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强农技人员对农户的指导服务,并持续加强农业机械资金投入,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画卷。(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