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12日电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武山县法院鸳鸯人民法庭主动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村民委员会等基层单位构建紧密的联动机制,在协同调处案件过程中形成强大合力,为辖区平安建设注入法治正能量。近日,武山县法院鸳鸯法庭和鸳鸯派出所联动协作,发挥各自职能优势,高效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双方当场握手言和,真正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原告范某某与被告段某某系同村村民。2025年2月,双方因琐事发生口角并引发肢体冲突,原告报警后被送往医院治疗。其间,鸳鸯派出所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因双方之间矛盾较大,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原告遂起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详细了解案情,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后被告向原告上门道歉时,双方因言语不合继而再次发生争吵并报警,矛盾再次激化。为有效避免“民转刑”案件发生,法庭和派出所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情况后,组织双方进行协商调处。调解过程中,鸳鸯法庭法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通俗语言深入剖析案件,向当事人释法明理,阐明行为的法律后果;派出所民警则凭借熟悉村情民意的特点,从邻里情、常理等角度耐心疏导,缓和双方对立情绪。“法官+警官”双管齐下,最终促使双方认识错误、相互致歉,并就赔偿达成一致,签署调解协议,纠纷圆满解决。
此次成功调解,彰显了联动调解在基层治理中的显著优势。鸳鸯法庭打破部门调解局限,与派出所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今后,鸳鸯法庭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与辖区各政法单位和村民委员会等协作配合,通过构建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持续化、全方位开展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让基层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当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