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要闻> 正文内容
中国多省份共推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2日 16: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6月12日电 (记者 冯志军)6月9日至11日,主题为“气象赋能文物保护·守护中华文明瑰宝”的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研讨会在甘肃敦煌召开。会议旨在推动建立国内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业务交流机制,探讨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新举措、新思路,强化气象旅游资源供给和文物保护气象服务。

  由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此次研讨会,深入交流气候与文化遗产、气候变化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与适应,以及文物保护与气象影响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多方探讨以石窟寺为重点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文物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文物雷电灾害防御以及文物、气象部门合作中的进展与成果。

图为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资料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会议期间,国家气候中心、甘肃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敦煌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作特邀报告,为全面了解文物保护的前沿进展以及气象服务现状和需求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山西省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和甘肃省气象局分别围绕文物保护气象服务、生态屏障建设,以及突发性强降水、高温、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涉及文物保护与气象影响科学研究对洞窟造成的影响、文化遗产风险识别模型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其间,受中国气象局、国家文物局指导,由甘肃省气象局牵头,山西省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共同发起建立的文物保护气象服务联盟在敦煌成立。

2019年初秋,天水境内的麦积山大景区雾霭缭绕。(资料图)陈治平 摄

  东西蜿蜒约1600公里的甘肃,石窟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内容宏富、价值较高、独树一帜。作为甘肃文物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各个时代的洞窟都有不同程度的保存,构成了一部相对完整的佛教石窟艺术史,被称为“中国石窟艺术之乡”。

  几年前,为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在内的敦煌石窟群的环境气象观测更为精准和“超前”,甘肃省气象部门在莫高窟、西千佛洞、五个庙石窟等地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开展环境气象观测工作,实现数据共享;如遇有重要重大气象过程,将及时向敦煌研究院提供莫高窟等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并提出预防措施及建议。(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