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中新武威观 | “金豆子”铺就富民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6日 08:3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16日电 (朱淑珍)盛夏时节,在古浪县直滩镇上滩村的豌豆种植基地里,连片的豌豆秧苗随风摇曳,农户正忙着除草、掐秧,颗粒饱满的豌豆挂满枝头,承载着村民们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

图为长势旺盛的豌豆。

  “我们种植的豌豆,品种是珍珠白,生长期短、产量高,现在正是管护关键期,再有40天就能收获了。”正在田间忙碌的上滩村村民李滋常仔细查看豌豆长势。“珍珠白”豌豆凭借其优良品质受到市场青睐,已成为打开村民增收新路径的“金豆子”。

  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作物丰收,更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据上滩村党支部书记杨湖介绍,从豌豆播种、管护到采收的整个周期可为周边群众提供大量务工岗位,今年全村豌豆种植面积达1000亩,同步发展水果玉米等多元化种植,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实现了土地效益和群众收入“双提升”。

  “我们正着力完善产业链条,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直滩镇上滩村党支部书记杨湖说。通过构建“政府引导+技术支撑+群众参与”的产业协同机制,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土地流转、技术培训、务工就业中共享发展成果,产业振兴与民生改善形成良性互动。

图为长势旺盛的豌豆。

  产业兴旺的背后,是直滩镇因地制宜的精准施策。直滩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引进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广节水滴灌技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举措,逐步构建起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行走在直滩镇的田间沃野,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业正焕发出强劲活力。从单一的传统作物到多元化特色种植,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化管理,直滩镇的生动实践,不仅让“土特产”变身“金产业”,更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