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17日电 (王静)随着税收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和税收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合规经营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为引导企业由“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张掖市税务局积极探索,通过纳税信用培育、纳税信用修复、涉税风险提示、合规案例解读等多措并举引导企业合规经营,“诚”风破浪。
信用修复“及时雨” 助企发展焕新生
“多亏及时办理了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给了企业一次‘重生’的机会,今年我们能够顺利参与项目投标了!”甘肃领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娟说。原来,该企业在2021年办理不动产转让登记业务过程中,由于提供虚假纳税申报受到行政处罚,该行为涉及特定严重失信行为,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对企业招投标、评先选优等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发展被按下“停滞键”。
得知企业陷入困境后,临泽县税务局在该企业公示期满后主动对接,安排专人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全流程辅导,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向企业发送信用修复所需资料,并严格按照《“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指南》审核,同时与县发改局沟通对接,仅用1个工作日就办理完了所有工作流程,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投标”资质,助力企业发展轻装快行。
为促进失信主体积极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临泽县税务局积极探索信用高效修复新模式,一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全程为失信企业提供信用修复咨询、修复指引、报告查询等业务指导,以“线上+线下”双向受理模式,对企业履行法定业务、纠正违法行为等情况进行核实,及时帮助企业尽快从失信状态退出。另一方面,强化宣传辅导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围绕事前主动告知、事中修复服务、事后重塑信用等环节,及时向纳税人缴费人宣传信用修复相关文件,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缴费人诚信经营意识。同时建立信用台账,主动提醒符合修复条件的纳税人及时申请信用修复,重塑企业信用。
风险提示“精准服” 助企走稳每一步
“感谢税务部门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和辅导,我们核实后马上更正了报表,不然后期不仅会产生滞纳金,还会面临更大的涉税风险。”民乐县隆鑫大酒店负责人李啸说。
该公司主要经营住宿服务、餐饮、健身休闲活动、日用百货销售、食品销售等。民乐县税务局通过税收风险扫描,发现该企业未能正确区分经营中的混合销售行为,误将酒店售卖的食品等消费品计入住宿服务,存在税率适用不当、少缴税款的风险。经税务干部耐心辅导,企业对异常数据进行核实更正,补缴了4402元税款,及时化解了涉税风险。
民乐县税务局以税费申报为切入口,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依托“大中台”一体化税费监管服务机制,组织业务骨干定期为企业提供税务“健康体检”,坚持“对症下药”,切实增强企业财务人员实务操作能力,推动税务风险管理事前有防范、事中有执行、事后有监管,同时为企业建立常见涉税风险提示清单,帮助企业将涉税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信用培育筑基石 提升竞争硬实力
当前,“A级纳税人”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无形资产”,既能享受发票领用、办税缴费等方面的便利措施,又能大幅提升公司信誉、形象和客户信任度,成为助推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的“加速器”。
近日,肃南县税务局干部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峰劳务有限公司对纳税信用评价体系认知不足,存在潜在信用扣分风险。工作人员围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管理与评价的相关政策文件,向企业详细介绍了纳税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评分标准及评价流程,使企业更加清晰了解各项涉税行为对纳税信用等级的具体影响。
针对该企业因业务繁忙导致的经常发生纳税申报延迟问题,税务干部详细演示了电子税务局申报提醒设置,强调按期申报的重要性。并帮助企业梳理合同签订、成本核算等业务流程中的涉税风险点,引导企业主动加强内部涉税管理,规范财务核算,确保各项涉税业务处理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