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法警务> 正文内容
武山:家事调解化彩礼纷争 司法引领树婚俗新风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8日 20:18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18日电 近日,武山县法院洛门法庭利用家事调解室成功调解一起婚约彩礼纠纷案件,这不仅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在积极引导民众树立正确婚恋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让婚姻回归以爱为基石的本质,让彩礼回归纯粹之“礼”。

  多年分居引发的彩礼纠葛

  2015年,赵某某与钱某甲经人介绍相识,后赵某某给付钱某甲及其弟钱某乙彩礼共计15万元,2017年双方举行结婚仪式后钱某某遂回娘家生活。八年来,双方一直未共同生活,也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双方就婚约财产返还问题数次协商,均未达成一致意见,赵某某遂诉至法院,要求钱某甲及其弟钱某乙返还彩礼。

  法院调解:依法依规化解矛盾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深入梳理案情,了解到赵某某与钱某甲经人介绍缔结婚约,在共同生活时间较短、未生育子女的情况下产生矛盾,感情基础较为薄弱。鉴于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对彩礼返还数额及责任主体有较大争议,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承办法官利用家事调解室,耐心与双方沟通交流。

  调解过程中,被告钱某乙以“不清楚情况”为由推诿,但法官充分释法明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结合双方共同生活时间、彩礼数额、实际使用情况等,释明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通过承办法官厘清法律关系、分析家庭伦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达成协议后,钱某乙通过银行转账完成10万元彩礼返还,这起持续多年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法官提醒:树立正确婚恋观,让爱纯粹

  给付彩礼属于以缔结婚姻为最终目的的赠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构成同居关系,当结婚无法实现时赠与行为丧失法律效力,给付人可请求受领人返还彩礼。具体返还的数额应根据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原因、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彩礼数额、过错程度、是否生育子女、财产用途去向并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双方家庭状况、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量。

  爱情绝非金钱交易,婚姻更不能待价而沽。婚姻双方应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理性看待彩礼问题,自觉抵制高价彩礼,摒弃不良婚姻习俗,让彩礼归于“礼”,让婚姻忠于“爱”。(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