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18日电 (王雁 陈婕)“以前看病得坐车去县城,现在卫生院就能看病、手术了,方便得很!”在古浪县横梁中心卫生院的住院部里,患者家属王登念道出了武威市万千村民的心声。近年来,武威市聚焦乡村健康保障,以强基固本为抓手,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
来到凉州区羊下坝镇中心卫生院,智能导诊屏前,村民们正有序查询科室信息。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内,只需扫描接种本二维码,电子叫号系统便会自动播报,整个接种流程高效有序。“现在打疫苗,又快又方便。”前来接种疫苗的女孩王珺玲说。标准化手术室里,先进的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外科主任一边调试设备一边介绍道:“现在我们能独立开展多种手术,省时又省力。”
古浪县横梁乡中心卫生院同样焕然一新。远程会诊室内,医生正通过高清视频与上级医院专家进行病例讨论,画面清晰,沟通顺畅。便携式彩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的投入使用,让许多疾病在基层就能得到精准诊断。刚做完检查村民孙学顺感慨道:“以前做检查要跑到县城,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查,结果出得还快,真是太方便了!”
硬件设施升级的同时,人才队伍建设也在同步推进。武威市实施“定向培养+进修提升”战略,为基层注入专业力量。孙福花是古浪县中医院的一名儿科大夫,去年7月,她到横梁乡中心卫生院进行对口帮扶行动,“一年来,我尽自己所能,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特别有成就感。”此外,武威市还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凉州区羊下坝镇中心卫生院的辛雪芳医生,进修归来后,成功运用新技术救治了多位患者。“进修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真本事,现在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了。”辛雪芳说。
有了硬件和人才的双重保障,贴心的健康服务也在乡村落地生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抓手。在凉州区羊下坝镇五沟村,家庭医生张洪文背着健康随访包,走在乡间小路上。“今天要去陈奶奶家,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得去看看血压血糖控制得怎么样。”来到陈奶奶家,张洪文熟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仔细调整用药,并耐心叮嘱饮食注意事项。“小张就像我的亲人,有空就来,他在,我心里特别踏实。”陈奶奶拉着张洪文的手说。
古浪县横梁乡中心卫生院推出“健康服务直通车”,定期为村民进行体检、诊疗、送药。“我们这儿山路不好走,以前看病太麻烦,现在医生直接上门,真是解决了大难题!”一位偏远山村的村民激动地说。此外,全市各乡镇卫生院(分院)定期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村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在推进医疗服务的同时,武威市积极探索医防融合模式。横梁乡中心卫生院的“医防融合工作室”内,医生们正根据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数据,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我们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帮助患者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工作室负责人介绍说。凉州区羊下坝镇中心卫生院则建立起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卫生院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去年流感高发期,正是凭借这一机制,成功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如今,武威市通过基层卫生院这一关键纽带,不断织密乡村健康保障网。优质的医疗服务正惠及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的健康基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