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要闻> 正文内容
祁连山下肃南康乐草原牧民有了“新身份”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9日 17: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6月19日电 (崔琳 杨艳敏)祁连山下的甘肃张掖市肃南县康乐镇隆丰村,是坐落于裕固风情走廊“西大门”的牧民村落。随着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的推进,新修的柏油路两旁崭新的红顶白墙安置房与高标准养殖圈舍拔地而起,前者拟作为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后者则是祁连山保护区禁牧后,官方主导牧民通过“舍饲圈养”进行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6月中旬,70多岁的牧民李金福正在装修自家的房屋。他坦言,如今自己的居住环境变得很好,除了正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外,他对未来转型当老板充满了更多期待。

6月19日,走进祁连山下的甘肃张掖市肃南县康乐镇隆丰村,随着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的推进,新修的柏油路两旁崭新的红顶白墙安置房与高标准养殖圈舍拔地而起。魏建军 摄

  康乐镇人大主席沈怀龙介绍说,隆丰村是肃南县高山细毛羊主产区,曾保持着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即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们世代传承着“天苍苍野茫茫”的轮牧传统。根据最新规划,该村将被划分为生活区、商业区和生态保护区。

  在隆丰村,14座现代化羊舍替代了星罗棋布的帐篷群,青贮池与储草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在村落后面的半山坡上,26套红色屋顶安置房在微雨中格外显眼。沈怀龙说,通过“天然放牧+舍饲半舍饲”模式,牧民原来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改变,他们将充分利用肃南旅游资源和裕固族民族文化特色,建设康养小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提高牧民的收入,让牧区老人老有所养,也保护了草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红顶白墙安置房每平方米2400元,分为60多平方米的小户型和9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购买时由银行贴息贷款。

图为甘肃张掖市肃南县康乐镇隆丰村新修的柏油路两旁崭新的红顶白墙安置房。魏建军 摄

  肃南县作为全国首批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之一,坚持把发展绿色畜牧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和农牧民增收的富民支柱产业,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引导农牧民大力发展舍饲养殖、特色养殖,畜牧业绿色转型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目前,肃南县累计建成养殖小区(场)105个,暖棚羊舍、剪毛棚等1.7万座,培育省级标准化养殖场5个、市级9个,肃南县95%以上牲畜越冬实现暖棚化,牲畜舍饲半舍饲率达75%以上。(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