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4日电 (刘艳艳)今年以来,徽县公安局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做强做实预防警务,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推动完善新安全格局。其中,嘉陵派出所在夏季防溺水工作中,紧盯辖区水域安全,深耕“银杏警务”,通过地毯式排查、立体化巡防、精准化宣传三项举措,护航旅游发展,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排查 筑牢“防护网”
“这边一定要安装警示牌,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情况。”民辅警顶着烈日,正在嘉陵江漂流区域进行安全“把脉”。
入夏前后,各派出所在辖区河流、沟渠、池塘等重点区域,全方位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对防护栏、警示标识、救生设备等设施逐项“体检”,发现缺失、老化、损坏的及时更换或补充;同时建立“一水域一档案”,筛查制定重点危险水域清单,做到“点位清、责任明”,确保一处不落、风险清零。
工作中,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处,督促增设安全防护设施7处,新增警示牌19块,增放救生圈36处,设立救生杆250余根。
强化巡防 拉起“警戒线”
充分发挥“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优势,分析研判无人机航拍巡查画面,特别是节假日、周末等群众涉水活动的重点时段,民警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查”模式,利用无人机喊话、现场提醒、宣传教育等方式,及时发现、劝阻、制止群众危险行为,特别是青少年下河戏水、游泳等行为,防患于未然、防止事故于尚未发生之前排除险情。
今年全县公安机关累计出动巡逻力量800余人次,开展巡防220余次,劝离戏水、垂钓群众170余人。
加大宣传 吹好“安全哨”
“河中淹死会‘水将’,不要以为自己水性好就轻易下河游泳。”“同学们,暑假快到了,千万不能靠近陌生等危险水域,以免发生落水意外……”积极构建“校园+社区+网络”三位一体宣传矩阵,民警化身“安全导师”,走进辖区学校、村社、住户,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融媒体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村社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推送防溺水典型案例和常识,让安全提示“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开展防溺水工作以来,共联合学校开展宣传活动60余场次,悬挂横幅16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线上推送防溺水知识150余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