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武威民勤检察保长城遗址护文化基因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5日 10:26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5日电(李璐)“界桩栽好了,长城关堡墙体也修好了!”近日,武威民勤县文旅局长城保护站站长李倩茜见到前来巡查的民勤县检察院检察官曾东,诉说着“变化”。

  他们的身后,是明长城八一段。地处腾格里与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汇处的民勤,是河西走廊军事防御体系的关键节点,拥有世界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群之一(全长146公里,107个点段)。

  严酷的自然侵蚀(年均风蚀超3厘米,八一烽火台等墙体局部脱落)叠加人为破坏(违规修建沙葱拱棚、违规墓葬、非法取土、施工挖掘、倾倒垃圾等),使长城历史风貌和本体安全岌岌可危。

图为民勤县检察院工作人员对长城进行实地查看。李璐 摄

  近年来,民勤县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核心职能,系统性推进“调查-监督-修复”三大行动。

  民勤县检察院联合县文旅局开展现场勘查及“回头看”监督6次,向县文旅局、苏武镇、大坝镇等责任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与公安、文旅等部门建立线索双向移动机制,针对破坏长城的案件,通过“刑事+公益诉讼”或“公益诉讼+行政处罚”同步追究责任。

  民勤县检察院与文旅局创新建立“公益诉讼+行政履职”协同保护机制,通过“线索互移、联合巡检、系统治理”模式,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从“单兵作战”向“融合履职”转变。今年以来,针对长城墙体风蚀脱落、界桩缺失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4份,推动修复重点段落3处。

  “以前总觉得长城保护主要靠我们文旅部门单打独斗,现在检察院通过法律监督‘组合拳’,不仅推动解决了多年顽疾,还让修复变得更加专业了,保护工作更系统、更有力了!”民勤县文旅局负责人说。

  此外,民勤县检察院还推动建立文保员队伍,选聘66名热心公益的村民担任文保员,通过专题培训赋予其收集线索、现场拍照、初步核查等职能,实现线索及时移送。

  民勤县检察院深入八一村等长城沿线村落,组织“法治守护文明”主题宣讲12场次,累计发放《文物保护倡议书》1000余份。检察官主动加入长城保护文保员工作群,定期推送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开展线上普法宣传。

  “以前觉得长城离我们很远,现在检察官带着我们认界桩、讲故事,连娃娃们都成了‘小小守护员’!”大坝镇村民李秀兰说。

  同时,民勤县检察院还联合县文旅局开发“边塞长城”研学路线,将沉寂的烽燧打造为传承红色基因与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新地标。

  从检察建议到公益诉讼,从单体修复到全域治理,民勤检察以法治力量抵御时光之蚀,竭力保护明长城遗址,守护古老夯土墙垣里生生不息的文明基因。(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