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法警务> 正文内容
张掖民乐校园沉浸式普法“圈粉”万名学子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5日 14:36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5日电 (陈有金)“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张掖市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模拟法庭正式“开审”。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法治教育课在此上演,900余名师生化身“审判长”“公诉人”,在真实还原的庭审现场中触摸法律温度,感受司法力量。

  以15岁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为蓝本,学生们身着法袍、正装,严格依照刑事诉讼程序完成庭前准备、法庭辩论等环节。从法槌起落的庄重到举证质证的严谨,每个细节都力求还原真实庭审。“当我敲响法槌的那一刻,突然理解了法律沉甸甸的分量。”扮演审判长的学生李昊阳说。这场法治实景课,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化作可感知的正义实践。

图为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开展了“沉浸式”模拟法庭体验活动。陈有金 摄

  为让法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创新构建“三维融合”育人体系: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核心内容融入思政课堂,开发《职业道德与法律》特色课程;定期邀请司法工作者开设“法治讲堂”,用真实案例解答成长困惑;更通过校园广播、法治文化墙等载体,打造全天候浸润式学习环境。校长赵惠新介绍:“我们要让法治教育从‘照本宣科’变为‘身临其境’,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法律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教育创新正在民乐县全域开花。当地构建起“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社会联动”四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格局,今年已开展法治讲座、情景剧展演等活动160余场,覆盖师生3.2万人次。学生王露瑶在参与模拟法庭后深有感触:“法律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守护我们的温暖铠甲。”

  从模拟法庭的声声法槌,到校园长廊的法治故事,法治精神正如春雨般浸润着民乐县的每间教室。这种寓教于行的创新实践,不仅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法治纽扣”,更为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青年筑牢根基,护航青春成长之路。(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