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7日电 (记者 闫姣)“安置一名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就是解放一个家庭。”看着曾经愁眉不展的家庭如今绽放笑容,甘肃酒泉市肃州区带动残疾人就业典型张开军6月底表示,所有的付出都意义非凡。
2025年,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张开军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张开军是一位特殊的创业者,他虽被命运折断翅膀,却用坚韧和大爱为无数残疾人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他用行动诠释“身残志坚”,以无私奉献照亮助残之路。
时间追溯至2004年,一场车祸造成张开军肢体一级残疾,余生只能与轮椅相伴。家人和朋友的话“身体残疾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残疾,要是心理残疾了,那就一辈子都残疾了”,如同一束光,照进他的内心。他暗暗发誓,绝不能被命运打倒,不能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他咬牙完成痛苦的康复训练,不仅逐步实现生活自理,更走上了带领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不凡之路。
2019年9月,在酒泉市、区两级残联和金泉路社区的支持下,张开军接过筹建残疾人就业基地“未来小站”的重任。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后,肃州区第一家专门安置残疾人非正规就业的小站正式启动。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首次培训活动,10名肢体残疾青年来到未来小站,现场状况频发、混乱不堪。看着这些迷茫又无助的年轻人,他既着急又心疼,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他们打开通往自立的大门。
此后,张开军积极对接“上海山海公益组织”,成功引入适合残疾人的项目和工作岗位,帮助10余名残疾人走出家门,用劳动换取收入,重拾生活信心。2021年,他引入数据录入项目,安置30余名残疾人及家属;2022年创立手工编织“巧手坊”,吸纳20余名下肢残疾的手工编织爱好者,借助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
两年间,“10086语音客服”、直播带岗带货等项目也相继落地,小站面积从40多平方米扩大至200平方米。2024年10月,在当地人社、残联扶持下,“希望之家”在肃州区公共实训基地成立,“3D数据标注”及“顺丰公司工单处理员”两个项目带来55个岗位,安置30余名残疾人及亲属。截至目前,他创办的就业平台已安置残疾人及家属近百人,人均月收入近2500元。
除了助力残疾人就业,张开军始终活跃在公益一线。每年全国助残日,他都会走进重度困难残疾人家中慰问;争取资金物资,定期组织残疾人运动会、绘画大赛、电影观赏等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申请辅助器具,送到贫困残疾人手中。当发现未来小站就业的残疾人就餐休憩、日间照料不便时,他多方奔走,在社区帮助下,于2024年建成残疾人就业保障区,配备厨、卫和4间功能区宿舍共21个床位,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坚实后勤保障。
张开军说,未来也将继续怀揣初心,携手更多人,让更多希望之花在助残的道路上绚丽绽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