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29日电 (王焕文)2025年,陇南市徽县公安局护航春耕、助收夏粮的暖心行动登上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版面,镜头里的亲民画面、群众脸上的称心笑脸,不仅生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为民情怀,更筑牢了平安建设的坚实基石。网友在“藏蓝晒场”短视频下留言点赞:“警民相容画面多好!”这句质朴的肯定,正是徽县公安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的生动注脚。
在2025年徽县公安工作会议上,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白东东提出“126工作纲要”,明确要求全警以实干姿态和过硬作风,积极适应公安工作现代化发展需求,加快提升新质战斗力,奋力开创徽县公安工作新局面,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徽县。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正是徽县公安推动主动创稳走深走实、实现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携手共治:创新思路,构建新型乡村警务模式
徽县公安局深知,基层治理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在5月份麻沿河镇的夏季防汛工作中,麻沿村村民屈永峰主动为民警带路,一同对尾矿坝、麻沿河流域进行巡逻检查。一路上,屈永峰结合自身经验,详细讲述水情和历年汛期险情,并分享预防治理见解。这一温暖互动,正是徽县公安推动警民共治的缩影。
为深化共治格局,徽县公安局全面落实派出所所长进驻地党委班子、“一村一辅警”要求,推进警务前移、警力前置。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准确掌握民情民意,着力构建“多方融合、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新型乡村警务模式。同时,优化整合司法、综治、公安、“双协”管理员等资源,实现信息互通,形成共建共治、平安和谐的良好局面,推动“派出所主防”警务模式落地见效,守护社会长治久安。
护农助收:服务民生,深化警民鱼水深情
“鲁所长,你们来啦……”小麦开镰时节,徽县公安局虞关派出所民警利用午休时间,走进阳坪村麦田,弯腰挥镰、扎捆运送、收袋归仓,与村民一同感受夏收的喜悦。这一抹“藏蓝”身影,成为田间地头最温暖的风景。
夏收期间,徽县公安局更是敞开大门,为农户排忧解难。水阳镇农户宋卫军看到《徽县公安局关于提供夏粮晾晒场地的公示》后,放心地将10000余斤小麦拉进徽县公安局战训基地晾晒。特巡警大队、永宁派出所、柳林派出所等也纷纷响应,在不影响正常警务活动的前提下,为夏收提供“藏蓝晒场”。
徽县公安局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理念,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务围绕民意转。通过护农助收等实际行动,将“枫桥经验”融入日常工作,在与群众的互动中倾听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亲民共建:筑牢根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防溺水是夏季安全防范的重要工作之一,孩子游玩,一定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咱们村路陡弯急,驾驶农用车、乘坐代步车,必须遵守‘一盔一带’要求,谨慎驾驶!”村委会大喇叭里传来的声声叮嘱,成为跨越冗杂互联网信息的“安全强音”。
徽县公安局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秉持亲民爱民、共建共享理念,深度推动警格网格融合。通过实行“安全预防全民共建、突出问题闭环联治、矛盾纠纷深查快调、服务管理包抓问效、基层法治联宣共建、基础摸排多方推动”的工作机制,守正创新、实干笃行,筑牢警民“连心桥”。
2025年以来,徽县公安局共推出“乡镇领导、村社干部谈交通安全”54期;各派出所联合融媒体中心开展进校园、巡河道等防溺水宣传35次,制作安全小视频10部,发放各类资料1500余份。这些数据背后,是徽县公安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隐患、温暖民心的不懈努力。
徽县公安正以亲民助农为切入点,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从携手共治到护农助收,再到亲民共建,每一步都彰显着为民初心,每一项举措都凝聚着警民合力。未来,徽县公安将继续以实干担当书写平安答卷,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徽县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