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临夏有约 | 黄河之畔的“诗与远方”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15:5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日电 (艾庆龙 崔皎)曾以传统农业为主、隐匿于西北腹地的临夏州临夏县,在这个盛夏打破固有印象,摇身变为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莲花湖畔游人如织,美丽乡村民宿一房难求,非遗体验备受青睐,特色美食香气四溢。这座小城凭借独特的黄河文化、浓郁的乡村风情与多彩的民族特色,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心驰神往的“诗与远方”,上演着从寂寂无闻向旅游热地的精彩蝶变。

  临夏县地处黄河上游重要流经区域,近年来精心打造的黄河生态旅游廊道成为今夏旅游亮点。在莲花码头,游船穿梭于碧波之上,游客可饱览高峡平湖的壮美风光,感受黄河的雄浑与温婉。沿岸观光步道、亲水平台和湿地公园,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漫步、露营野餐。来自兰州的游客杨芝感慨:“以前只知道临夏县太子山风光迷人,没想到莲花湖景色同样震撼,空气清新,很适合带孩子亲近自然。”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亲水娱乐等业态融合发展,让莲花湖成为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图为临夏县的莲花码头一角。(资料图)张振华 摄

  远离城市喧嚣,临夏县的美丽乡村展现出别样魅力。北塬片区的农家乐、采摘园生意兴隆,游客在此体验瓜果丰收的喜悦;西南片区特色民宿供不应求,由农家宅院改造而成的精品农家乐,凭借独特的乡土气息与舒适体验,吸引着追求慢生活的都市人群。麻尼寺沟乡关滩村的马有福经营着农家乐,尽管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难掩喜悦:“周末的房间提前半个月就订满了,很多客人都是冲着我们的农家饭和安静环境来的。”乡村旅游不仅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还促进了当地农特产品销售,实现了“美景”向“钱景”的转变。

  作为多民族聚居地,临夏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竞争力。在河州苑内,砖雕、葫芦雕刻等非遗工艺品琳琅满目,匠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引得游客驻足观赏、争相购买。夜幕降临,河州苑热闹非凡,文艺活动、音乐会、经典电影播放等多元文化体验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特色美食街区更是烟火气十足,手抓羊肉、蒜蓉羊头、盖碗茶等民族美食香气扑鼻,让游客大饱口福。来自西安的游客李永贺品尝美食的同时,用手机记录着当地独特文化风情:“不仅能吃到正宗手抓羊肉,还能欣赏精美的砖雕、木雕,了解当地文化,这趟旅程太值了!”

  临夏县文旅市场的火爆,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有力推动与精细化服务。当地紧抓旅游旺季契机,策划推出一系列文旅活动与精品线路,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推广,提升旅游知名度与吸引力。同时,加强市场秩序监管,优化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临夏县文旅局负责人赵淑珍表示:“我们致力于将文化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当前的火爆态势,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激励我们继续完善设施、丰富业态、提升服务,让山水临夏县的品牌更加响亮。”

  数据显示,临夏县累计接待游客175.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28.07%。(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