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日电 (刘小威 赵生财)在人们的印象中,理论宣讲往往是严肃刻板的,让人觉得晦涩难懂。然而,近日,临夏州却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活动,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认知,让理论宣讲变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
据悉,临夏州委宣传部组织临夏州委党史研究室、临夏州委党校(州行政学院)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在博物馆、档案馆、学校、村镇、社区、田间地头等基层阵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宣讲活动,在庆祝建党104周年之际为全州理论宣讲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理论宣讲“接地气”,创新理论润民心。“临夏文华·芳传万家”巡回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创新打造“小板凳课堂”“田间宣讲”模式。专家教授们紧扣临夏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利用村民劳作间隙与茶余饭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转化为生动的“农家话”“乡土语”。他们不仅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更聚焦“怎么办”,面对面为村民解疑释惑,帮助其理解政策,激发大家投身家园建设的热情。
此外,临夏州教育局举办“向党汇报·我的思政课”微课展示活动,让师生在参与中深化对党的理论的学习认识,激发爱党报国的使命感。同时,还将全州大中小学遴选出的12节优质思政微课制作成微视频,在临夏州融媒体中心各类新媒体平台集中展播,打造网络思政课堂,让传统说教变成了易于接受的“微产品”,走进了万千学生的“心间”。
档案活化“述历史”,红色记忆焕新生。临夏州档案馆策划了“档案里的临夏”微视频展播活动,围绕“兰台瑰宝光耀河州”主题,制作了5集系列短视频,自6月25日起在当地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集中播发。尘封的档案变成了鲜活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着人们的奋斗精神。
理论阐释“强根基”,思想伟力聚共识。临夏州委党校组织专家学者深耕“五史”,撰写了《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复兴伟力》《讲述临夏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等8篇理论文章,在《民族日报》“理响临夏”专刊集中刊发,其中6篇优秀文章被“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和临夏学习平台“理响临夏”栏目采用,有力地引导全州各界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认同,提升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党史学习教育“出新意”,薪火相传砺初心。临夏州委党史研究室紧扣建党104周年主题,制作推出《临夏最早的共产党员胡廷珍》《临夏最早建立的红色政权—康乐县景古区苏维埃政府》2期党史主题短视频。通过各级新媒体平台广泛展播,以生动影像讲述本土红色故事,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铭记历史、砥砺初心。
社科普及“传薪火”,文明根脉共守护。临夏州博物馆、和政县委宣传部依托省级社科普及基地,组织优秀讲解员制作了《盆中天地解码马家窑水波纹的文明基因》《讲好化石故事谱写时代篇章》等社科宣讲微视频,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生动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临夏独特地域文化魅力,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本次“理响临夏·七一专题”系列活动,汇聚了七个部门及全州宣传系统的力量,近200名理论工作者和宣讲骨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成功将理论知识送到田间地头、融入百姓生活。
近20部微短视频覆盖党史、档案、社科等多个领域;8篇理论文章在省级平台与州级平台同步刊发;12堂精品思政微课展现立德树人使命担当。活动在临夏营造了学理论、悟思想、强信念、促实干的浓厚氛围,让理论之花在临夏大地绽放出绚烂光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