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3日电 (马学志)今年以来,临夏州积石山县通过召开“共创共建”群众大会,打破部门壁垒,把项目专班、县级干部、乡镇负责人等各方力量聚在一起,和居民面对面聊发展、解难题。
现场,社区负责人不绕弯子,直接摊开“家底”。从新楼入住率到便民服务点运营,从文化活动频次到垃圾清运周期,社区建设的成果和短板都摆在明面上。比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开放时间、运动健身设施的维护计划,这些具体问题都被列进改进清单。同时,参会人员构成、议事规则也一一说明,让居民知道该找谁提意见、怎么提。
在政策宣讲环节,当地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工作人员带着《政策宣传手册》现场“摆摊”。居民拿着手册,直接问以工代赈项目怎么报名、技能培训能学哪些工种。工作人员不仅解答政策,还帮忙算经济账:参加家政培训后,月收入能增加多少,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这种“干货式”宣讲,让原本复杂的政策变得清晰易懂。
问题解决更是实打实。会场设置的问题登记处挤满了人,有人反映绿化带缺灌溉设施,有人建议增设电动车充电桩。这些问题当场分类,由对口部门签字认领,形成整改台账,明确完成时限。上次会议的整改情况,也会在下次会上通报。有居民反映的路灯不亮问题,相关部门三天内就完成检修,这种效率让居民看到了诚意。
此外,居民代表也畅所欲言。有人分享住进新房后的新生活,有人对社区文化墙设计提出创意。在大家的讨论中,一份贴合实际的居民公约诞生了。公约里既有禁止乱堆杂物的规定,也有鼓励邻里互助的条款,这些都是居民自己的“约定”,执行起来自然更顺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