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3日电(范丽)近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清洁电力开发项目部推动无人机巡检技术实现升级,自适应自主巡检与AI辅助拍照两大核心功能取得突破,有效破解传统巡检模式效率低下、图像质量不稳的瓶颈,为油田电网“大动脉”运维注入强劲智慧动能。
“以前人工巡检一基杆塔需要15分钟,现在无人机3分钟就能完成,照片质量更好。”线路施工安装大队生产办主任王君珂的话,道出了技术升级带来的直观变化。传统无人机巡检长期受制于人工预设航线的局限,面对多样化杆塔类型与复杂地形时,频繁调整路径导致效率大打折扣。此次升级的自适应自主巡检技术,依托前端AI视觉算法,可实时识别杆塔类型、塔头特征及经纬度坐标,并自动匹配预设的拍照点位和飞行路径,实现“一键起飞、智能巡检”。塔间飞行阶段,系统还能实时识别导线,引导无人机沿导线自主飞行,确保航线精准稳定。此外系统具备动态调整能力,可实时修正飞行偏差,最终生成高精度标准航线,便于后续任务复用。
在巡检电网过程中,图像质量直接影响缺陷识别的准确性。传统拍摄模式下,逆光过曝、目标模糊、角度偏差等问题屡见不鲜,返工补拍成为常态。而新引入的AI辅助拍照技术,构建起从目标识别到智能拍摄的全自动化流程。无人机在巡检中能精准锁定塔头、绝缘子、连接金具等关键部件,自主调整拍摄角度、变焦参数与曝光值,确保目标居中清晰。系统内置的环境光感知模块,通过AI算法实时计算最佳曝光参数,完美解决逆光、强光等极端条件下的成像难题。数据显示,新技术应用后图像合格率跃升至99%以上,为后续缺陷智能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图像质量,还减少了人工干预与返工情况,有效降低了电网运维成本。在110kV马华线试点应用中,实现单次飞行完成5基杆塔全流程巡检,效率提升300%,图像合格率达99%,标志着长庆油田输电线路巡检迈入“无人化+智能化”新阶段,有效保障长庆油田电网“大动脉”安全稳定运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