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丝路新语> 正文内容
闽商西进遇“江南”:山水陇南递“橄榄” 绿金康养邀共舞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5日 11:20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5日电(高展)当“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基因邂逅“陇上江南”的生态禀赋,一曲跨越山海的合作交响在秦巴山区激昂奏响。4日,第31届兰洽会系列活动之一的“知名闽商陇上行招商引资推介会”在甘肃陇南市启幕,在文旅康养、绿色矿产、现代农业等领域,陇南诚邀客商共谋发展。

图为航拍陇南市武都区。(资料图)王肖晶摄

  “陇南,这座镶嵌在秦巴山地的明珠,既是‘南北过渡带’的生态秘境,又是‘红色文化’与‘古蜀文明’交融的历史长廊。”福建甘肃商会会长郭芑的话语,道出了陇南独特的魅力。这里虽地处西北,却因温润气候与秀丽山水被誉为“陇上江南”,更坐拥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质的农特产品和深厚的文旅底蕴,成为甘肃南向开放的“桥头堡”。

  陇南市委书记张柯兵介绍说,近年来陇南聚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经济呈现“效速兼具、量质齐升”的态势,“我们把福建作为重点招商区域,推出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设立福建产业园,就是要让闽商在陇南‘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陇南青山绿水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图为航拍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资料图)武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霍卫平表示,甘肃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产业能级跃升的黄金期,“陇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富集,新能源、文旅等产业潜力巨大,与闽商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闽陇两地的合作,早已跨越山海。郭芑感慨道,从厦门至陇南直航航线开通构建“3小时经济圈”,到“闽商入陇”投资兴业、“甘味”农产品畅销东南,两地合作已从“单向输血”迈向“双向赋能”。

7月4日,“知名闽商陇上行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现场。李董摄

  在陇南,闽商企业的成长故事早已落地生根。“2007年,福建紫金矿业在礼县设厂,目前已累计投资37亿元,2024年年产黄金超7吨,已成为西北单体规模最大的金矿企业。”紫金矿业总裁邹来昌介绍说,依托陇南优质的资源禀赋与营商环境,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发展,更投入超1.7亿元建设绿色生态矿山,1.8亿元反哺地方公益,成为政企合作的典范。

  谈及深化合作的规划,陇南紫金矿业总经理何维介绍说:“此次兰洽会为我们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供了重要契机。计划年底开工的黄金冶炼项目,正是我们加码陇南的重要布局。”

  如今,这样的合作案例不断涌现:青芒果服饰等闽商企业在陇南茁壮成长,闽昌建材城等项目落地生根。正如张柯兵所说:“2021年至今,闽商在陇南投资项目36个,紫金矿业等企业的成功,印证了陇南是闽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陇南递出的‘橄榄枝’,饱含着合作共赢的诚意;闽商西进的步伐,承载着开拓创新的魄力。”在郭芑看来,福建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的经验,与陇南的资源禀赋高度契合,合作“恰逢其时,正当其时”。

  未来,两地合作将在多领域深化:在文旅康养领域,共推“丝路文化+生态康养”精品线路,打造“闽客游陇南、陇货进福建”的消费闭环;在绿色转型领域,联合开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探索“福建技术+陇南矿产”的零碳产业新模式;在现代农业领域,共建“甘味”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让陇南橄榄油、中药材通过福建港口走向全球。

  据了解,本届兰洽会,陇南签约项目106个,签约总金额322.9亿元。当“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精神遇上“陇上江南”的绿金机遇,这场跨越千里的“共舞”,必将书写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篇章。(完)

 

【编辑:侯志雄】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