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丝路新语> 正文内容
嘉峪关以钢城新引擎 多能互补开启产业发展新福地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5日 16:4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5日电(张瀚之)5日上午,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开幕之际,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携手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在兰州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7月5日上午,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开幕之际,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携手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在兰州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图为嘉峪关市委书记刘永升致辞。嘉峪关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本次兰洽会,嘉峪关市共签约项目108个,合计签约金额572.2亿元,其中合同项目45个,签约金额261.8亿元;协议项目63个,签约金额310.4亿元。签约项目数同比增长38.5%,合同项目签约金额同比增长12.8%。

  嘉峪关工业基础雄厚,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全国第六、西北第一的电解铝产业基地,具备1100万吨优质钢铁、120万吨不锈钢、170万吨电解铝、40万吨预焙阳极产能,以冶金工业为主体,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力化工、新型建材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完善。

  嘉峪关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黄建基在推介时说,当前,嘉峪关正聚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诚挚邀请各界企业家,在特种钢铝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无人机研发制造及测试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钢铝产业集群,实现互利共赢。

  嘉峪关是国内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国家核基地综合保障区,承担核科研后勤保障、核设备制造、核设施退役、核电装备制造、核工程设计、同位素生产销售及技术研发检测等核心业务的中核四0四公司总部落户于此。

  黄建基表示,嘉峪关诚挚邀请各界企业家,共同建设核工程领域先进技术研发中心、研究院和高新技术及配套装备项目,重点发展民核、核非标设备、军转民等产业,强化非核产品服务贸易,发展非核产业总部经济,构建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核工业产业集群。

7月5日上午,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开幕之际,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携手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在兰州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图为签约仪式会场。嘉峪关市委宣传部供图

  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风光资源核心区,全年日照总时数3316小时,平均太阳能辐射量6129MJ/m²。目前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9GW,是甘肃省第六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年电力消纳量280亿度,占全省消纳能力的20%。当前正全力推进“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努力将绿电直供政策优势和电价“洼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绿地”和“福地”。

  嘉峪关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部,是甘、青、蒙、新四省区的地理中心。拥有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G30、G312高速贯穿全境,嘉峪关酒泉机场距市区仅10公里,已开通19条航线、通航18座城市,区位和交通优势显著。

  嘉峪关是全国四个不设县区的地级市之一,实行扁平化管理,政务服务高效便捷。传承“因企设市”历史,秉持“企业至上”理念,建立“企业诉求”闭环联动解决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保持全省第一方阵,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结率和满意度连续3年全省第一,城市信用监测指数位居全国261个地级市第10名。

  嘉峪关生产要素富集,国家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六大能源网穿境而过,风光电资源丰富,拥有全国最大的企业自备电网,能源保障有力。嘉峪关高新区连续3年入围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连续13年荣获甘肃省优秀开发区第一名。

  当日,嘉峪关市委书记刘永升在致辞时表示,嘉峪关,这座因“天下第一雄关”而闻名、因酒钢建设而兴起的现代化工业旅游新城,历经六十余载砥砺奋进,已崛起为西北钢铁工业的脊梁、有色冶金新材料的高地和国家核战略保障的基石。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嘉峪关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要素富集、区位优势显著、交通网络畅达、生态环境宜人,正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新而行、追赶超越,充分展现出创业之城的澎湃动能、活力之城的创新基因、魅力之城的时代风采。

  刘永升称,嘉峪关逐步形成了以钢铝为主导,核工业、新能源、文化旅游、通道物流等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全力朝着打造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钢都、核都、铝都、电都“四都”迈进,高质量发展步伐愈发铿锵有力。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复成立嘉峪关市,至今已有60载。回望60年走过的峥嵘岁月,酒钢的建设者和嘉峪关的开拓者,以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在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戈壁滩上,以“钢花淬火”的豪情,在茫茫戈壁中筑起共和国西北的钢铁脊梁。(完)

【编辑:侯志雄】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