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丝路新语> 正文内容
544亿“大单”落子金张掖!67个新项目解锁河西走廊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5日 20:14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5日电(杨艳敏)当祁连山的晨曦掠过七彩丹霞的沟壑,一场关乎河西走廊未来的“签约盛宴”正在兰州上演。7月5日,第三十一届兰洽会上,张掖市一举签下67个项目,总投资达544.65亿元,如同为这片古老土地注入了一汪“活力清泉”,让“金张掖”的名片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

  签约单里的“含金量”:不止数字,更是未来

  翻开这份沉甸甸的签约清单,“硬核”项目扎堆亮相。11个“三个500强”企业项目、10个央地合作项目、3家上市公司落子,这些“大块头”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产业链的“强引擎”。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四成,从新能源装备到智能算力,从低空经济到电池负极材料,个个都是“科技范儿”十足——就像金汇能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出手就是行业一流水平,让人看到张掖产业升级的“野心”。

图为张掖临泽的新农村面貌。张掖市委宣传部供图

  张掖的底气:不止美景,更是实力

  能吸引如此多“实力派”青睐,张掖的底气藏在细节里。全国地级市信用监测排名第1,国家级经开区跻身全国百强,今年一季度7项经济指标全省前三……这些数字背后,是“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的实打实行动。

  作为“生态优等生”,祁连山和黑河湿地构筑起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为“能源富矿”,9900万千瓦清洁能源、1280万千瓦抽水蓄能潜力,78%的“绿电”装机占比,让这里成为全省绿氢先行示范区;作为“旅游天花板”,七彩丹霞的“世界奇观”魅力,每年吸引4000万人次游客打卡。生态、能源、旅游三张王牌在手,张掖的“朋友圈”想不扩大都难。

图为张掖山丹蔬菜产业。九美旦增摄

  未来已来:从签约到落地,张掖准备好了

  “让‘无限风光’变成‘澎湃动能’”,企业代表的话道出了共同期待。张掖市委书记卢小亨表示:“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服务,让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从纸上协议到车间流水线,从蓝图规划到绿电满发,这场跨越千里的合作,正让张掖在“七地一屏一通道”的蓝图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注脚。

图为夏日的张掖肃南巴尔斯雪山。杨艳敏摄

  当夕阳为祁连山镀上金边,张掖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544亿的投资不是终点,而是这座城市向未来奔跑的起点。毕竟,能把丹霞的绚烂、绿电的清洁、产业的活力揉在一起的地方,注定会有更多惊喜。(完)

 

【编辑:侯志雄】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