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8日电(王小银)“板12井组拉油降库3车;西398-52井组下坡路面被冲毁,需要疏通水渠、加固挡水梁;现场监督西77-5井组三相分离器取样、化验含水……”这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西峰采油二区宁102中心站副站长赵贵博跟班作业一天的工作量,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当日作业,用他的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时间长了,有些资料还能回头看。
连日来,陇东油区的持续降雨,给油区生产组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宁102新投产建区块,拉油点位多、钻前道路泥泞,赵贵博深知车组人员的困难,在组织开完早会后,就穿戴好雨衣跟班作业。
“西28增管理着刘家店所管辖井组的外输交接,为了确保原油产量不受影响,岗位人员每天要现场化验三项含水,分班录取前端计量数据,还要不定期清理过滤网。”说话间,赵贵博已和驻井员工对刚录取的三项含水进行现场化验,并将化验结果记录在本上,实时上报。“王师,输油泵这块基础有点下陷,拿个掀夯填下。”
“昨晚下了一整夜的雨,我和另一名队干部轮流值班,监控各点位的生产情况,处置异常,好在没有停一口井,产量未受影响。”驱车赶到板12井组,已是早上10点钟,连雨天气慢慢转阴,身上穿的雨衣愈发闷热。赵贵博径直走到西81-123X井跟前,安排车组人员录取生产资料,督促落实油井“六小措施”,对异常井线上上传生产情况,联系中心站技术员诊断不出油原因,综合制定技术上产措施。结合产量波动及汛期生产特点,安排驻井人员对重点井改进大罐核实产量,叮嘱拉油时做好车辆检查及安全防控措施,确保特殊天气安全生产。
“下面要去的点位是钻前道路,一下雨车辆就进不去,车组巡井全靠步行。”皮卡走到乡村油路的尽头,就缓缓停下来,泥泞的道路坑坑洼洼,被雨水冲刷的痕迹清晰可见。赵贵博边拿铁锨边安排车组人员拿好取样壶、清蜡剂、管钳等生产工具。而他也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前面探路,遇到被雨水冲坏的挡水梁,他立马放下铁锨,开始重新加固。一路上,他不停地清理排水渠的脏东西,发现暗洞暗坑就联合车组人员自主夯填。
等干完这一切,天气彻底放晴,大家伙开玩笑地说,晴天穿雨衣干活跟蒸桑拿一样,热浪滚滚,一个字,爽!
这就是赵贵博和他的小伙伴开展汛期生产和汛后自救的故事,平凡而不平庸,这些瞬间,只是他们日常工作中的冰山一角。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奋战在夺油生产主战场,用责任和担当为能源安全保驾护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