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8日电(汪泽福)7月上旬,走进定西市漳县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温室大棚矗立田间。踏入蔬菜大棚,温暖湿润的空气带着蔬果的清香扑鼻而来,立体栽培架上,黄瓜、西红柿和甜瓜鲜嫩饱满,长势喜人,工人们正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装箱,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漳县以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为引擎,通过科技赋能、模式创新和全链条升级,将昔日的黄土坡变为“菜篮子”“钱袋子”,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漳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陲,传统农业受干旱、盐碱化制约明显。2021年,在全国妇联牵线和东西部协作支持下,漳县与山东寿光市瀚兴蔬菜专业合作社携手,投资3270万元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一期,复制寿光高端农业经验,打造集种植、加工、物流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产业园负责人刘玉江介绍说:“漳县昼夜温差大、土壤富硒,种出的黄瓜甜度比寿光高30%,在北上广高端市场供不应求。”
为破解传统农业附加值低的瓶颈,漳县持续加码产业升级。2024年启动的二期工程投资3594.6万元,新建玻璃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等设施,主栽贝贝南瓜、彩椒等精品蔬菜,年产量突破5000吨,产品直供日本、俄罗斯及国内一线城市,预计产值1800万元。配套建设的育苗中心年供优质种苗1100万株,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辐射周边县区。与此同时,园区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华南研发中心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西红柿、陇椒、架豆、黄瓜育种工作,积极推动种苗外销与技术升级,将科技力量转化为带动农户增收的强劲动力。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智能化的温度、湿度调控等系统,进一步推动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朱小红表示,未来将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和中央财政衔接资金,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电商销售网络,让漳县蔬菜“卖向全国、卖出高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