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玉门县域观察 | 一颗小红果,串起5亿大市场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12:40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9日电(靳娜娜 马艾米乃)七月杞园红似火,果香醉人。眼下,正是枸杞成熟的季节。走进玉门市柳河镇枸杞种植基地,成片的枸杞树枝繁叶茂、一串串枸杞挂满枝条,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采摘工人熟练地采摘着枸杞。小小枸杞不仅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更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得益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玉门出产的枸杞皮薄、籽少、肉厚、汁多,品质上乘,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在柳河镇基地,种植户曾彦军正带领着工人们穿梭于田间,抓紧采摘。“我种枸杞有十几年了,今年枸杞颗粒更大、品质更好,能加工出的精品更多,收益肯定更喜人。”曾彦军说。

图为玉门市柳河镇枸杞种植基地,一串串红艳艳的枸杞挂满枝条,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玉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火红的丰收景象,不仅映红了种植户的笑脸,也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淘金客”。今年,来自河南、山东、四川、安徽等地的2000多名采摘工汇聚柳河。他们操着不同方言,趁着晴好天气,在枸杞地里紧张有序地劳作,构成了一幅热闹的丰收画卷。

  要让这小小“红果”真正成为闪亮的产业名片,关键在于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为此,玉门市近年来着力从种植、研发、销售全链条发力,以科技赋能做大做强枸杞产业。

  丰收的果实需要快速转化才能锁住最佳风味。在甘肃表青惠农农业有限公司的枸杞原浆生产车间,工人们正进行设备维护,迎接即将到来的生产旺季。“枸杞原浆生产,贵在争分夺秒。”该公司总经理任表青介绍说,从鲜果采摘、运输到打碎、灌装,全程严格控制在4小时以内,以最大限度锁住鲜度。

  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显著的价值提升。任表青拿起产品介绍说,“这罐枸杞原浆加工过程比干果更简便,但同等鲜果制成的原浆,价值能达到干果的3倍左右。”如今,该公司的枸杞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成功打入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目前,该公司已建成涵盖干果加工、无菌小包装饮品、罐装饮料、文创雪糕等6条生产线,年加工枸杞原浆3000吨,生产各类饮品2800万瓶(袋),年产值超1.8亿元,有效提升了全市枸杞精深加工的科技含量和转化能力。

  近年来,玉门市扶持建成枸杞分级、包装、深加工企业5家,建成枸杞烘干生产线61条,引导企业研发冻干枸杞、枸杞原浆等8大类20余种系列产品,年加工能力提升到2万吨,产值达到5亿元,枸杞加工转化率达30%以上,推动枸杞全产业链加速发展。(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