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金川区104项高频业务实现“家门口”办理
无需扎堆区级大厅,不必反复奔波!目前,金川区已实现10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市域通办”,打破了以往群众办事需集中前往区级政务服务大厅的局限,有效解决了办事多头跑、重复跑的问题。
今年以来,金川区将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企业开办等9大重点领域的政务服务窗口向基层延伸,全区2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及16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均已开通通办服务功能,切实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政务服务便民化水平与服务效能的双提升。
统一标准 立起服务“标尺”
在金川区各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醒目的“市域通办”清单立牌和精心设计的政务服务主题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简明易懂的办事流程导视标识,以统一视觉符号传递专业服务理念,让群众一踏入站点,便能感受到便捷、温馨的办事氛围。
为确保服务质量,金川区积极落实“八有”建设标准,在配齐电脑、打印机等基础硬件设备的同时,创新上线“综窗助手”智能系统。面对复杂业务,窗口人员只需轻点屏幕,即可与后台专业团队视频连线,获取“云端”实时指导,业务办理效率提升超40%。
此外,标准化业务手册、15项全流程管理制度及跨区域业务联席机制的建立,确保无论业务咨询来自区域内还是永昌县,都能在1个工作日内获得精准回应,为高效服务筑牢制度根基。
精准布点 织密便民服务网
金川区以“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为目标,依托人口分布热力图、业务需求大数据分析,科学规划便民服务站点布局。在宁远堡镇、双湾镇便民服务中心及天源里、昌丰里、陈家沟等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立专窗。在偏远的古城村、龙口村、康盛村等区域,则联合设立通办点,辐射服务10公里范围内村民。
目前,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专窗实现全域覆盖,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专窗占比达30%,较改革前显著提升,真正做到“群众生活在哪里,政务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推动政务服务资源均衡下沉。
跨区联动 办事流程“瘦身”提速
为打破地域限制,提升办事效率,金川区积极与永昌县开展跨区合作,围绕“材料最简、时限最短、流程最优”,对104项高频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以往需前往区级部门特定窗口办理的企业开办、社保办理等事项,如今实现“跨层级一窗通办”。群众在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站点提交材料后,属地部门在线审批,最快当天即可通过邮寄或线上获取办理结果,办事时长缩短一半以上,办事便捷度显著提升。
暖心升级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金川区还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打造全方位服务矩阵。甘肃政务服务网金川子站“市域通办”专区24小时开放,群众可随时提交申请、查询办理进度。线下,30余名“红色帮办员”活跃在村(社区)站点,为老年群体、残障人士提供“上门办、全程代办”服务。针对材料不全的群众,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制”,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下一步,我们会动态更新通办清单,培养更多‘全能型’窗口人员!”金川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金川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持续优化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群众享受到家门口办事的便利,将改革红利切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通讯员:张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