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载体、多维发力,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一是高位谋划推动“融”。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健全完善民族工作联席会议、重大任务跟踪检查等制度,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及政治考察、巡视巡察等内容,推动同题共答、同频共振,促进全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以文聚心深度“融”。深度挖掘和传承灵台商周文化、皇甫谧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人文资源,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发展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剪纸、根雕、面塑、堆贴画、皮影、麦秆画等灵台特色非遗项目保护,创作了一批以《灵台灯盏头戏》《灵台唢呐》非遗书籍、大型秦腔剧目《皇甫谧》等商业电影为代表的文艺精品,累计宣传推介达21000多人次。策划推出“文物里的灵台”宣传栏目,举办“探寻皇甫谧文化,传承中医针灸技艺”“传播端午文化 传承民俗精神”等系列主题活动12项60余场次,举办送戏下乡、周末大舞台、非遗展演200多场次,城乡参与人数达1.2万余人次,以民族文化之花,筑牢民族团结之基。
三是深耕三交广泛“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组织中小学生上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依托灵台工委纪念馆、星火乡王家庄高永祥纪念广场等红色阵地资源教学点,以“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精神”为主题,组织各级学生广泛开展“行走中的思政课”研学活动80余场次,覆盖全县各族青少年1.1万余名。组建“同心”志愿服务队,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帮助解决民生实事60余件。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策划推出“寻梦商周之旅、针灸养生之旅、乡村民俗之旅、生态美食之旅”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使游客在游览参观过程中感悟文化魅力,凝心铸魂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共融。
四是法治护航保障“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机制,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开展“一站式”服务和便民服务进万家活动,积极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紧盯基层治理难题,积极推行“微网实格3456”工作法和“逢四说事”工作机制,常态化下沉网格楼院和各族群众家中,开展居民邻里纠纷、噪音扰民、法律法规宣讲、防电信诈骗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活动4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集中整治占用消防通道、电动车上楼充电等隐患20余处,用心用情用力补足民生服务短板,携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