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法警务> 正文内容
渭源县:枫桥新韵“润乡邻” 妙笔调解“绘和谐”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22:3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1日电 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定海神针”,是基层治理的“绣花功夫”。渭源县路园镇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航,编织“矛盾不出村、纠纷不上交”的和谐经纬,构筑起基层治理的“铜墙铁壁”,书写了乡村善治的动人篇章。

  法治甘霖润心田 善治新芽破土生

  路园镇、村调解委员会秉持“法治为尺,情理为墨”的理念,将法治思维融入矛盾化解全过程。三河口村一起因浇灌地块导致灌溉水涌入群众地窖的纠纷,镇村调解组多次调解陷入僵局,镇上及时转换思路,邀请县信访局与镇村调解组组建“法治调解专班”,以四小时抽丝剥茧的法治剖析,既厘清《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又以“六尺巷”典故化解怨气,最终促成赔偿协议。

  网格经纬织平安 未雨绸缪化春冰

  “防患于未然,治乱于未起。”路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网格+调解”双网融合机制,在乡间铺设矛盾纠纷的“预警雷达”。包村领导、镇村社干部、网格员通过常态化走访、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矛盾纠纷,做到早介入、早化解。

  路园镇双轮磨村包村领导刘晶在一次日常走访中,发现辖区内一对夫妻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争吵不断,甚至有离婚的念头。刘晶组织人员迅速介入,化身“情感修复师”,通过与双方沟通交流,了解到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缺乏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调解员们引用“同林鸟”典故唤醒情义记忆,以“换位思考”搭建沟通桥梁,更引入心理疏导技巧,终使破镜重圆。

  多元共治聚星火 同心绘就和谐卷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路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一核多元”调解共同体,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各村村委会如齿轮咬合运转,形成矛盾纠纷化解的“大调解”格局。路园镇大路村在一起远房亲戚邻里在巷道堆放杂物及排水引起的纠纷中,充分发挥联动机制的作用,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大路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多次到现场勘查,耐心向双方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并引用“远亲不如近邻”“打断骨头连着筋”等俗语,引导双方以和为贵。最终,双方在调解员的见证下,一方将堆放在巷道的物品进行清理,另一方对自己房屋的排水渠道进行改造,最终握手言和。

  清风正气扬帆起 廉韵调解树形象

  路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将“廉洁基因”植入调解血脉,打造群众信赖的“阳光调解”。调解员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确保调解工作的公正性和公信力。三河口村在处理一起涉及村集体利益的纠纷时,包村领导张永瑞,村支书马立功严格遵守廉洁纪律,不接受任何一方的宴请和礼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开展调解工作。最终,纠纷得到妥善解决,群众对调解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渭源县将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答卷,培育“法律明白人”“金牌调解员”队伍,建立矛盾纠纷闭环管理机制,让法治清风吹拂阡陌巷陌,以调解妙笔绘就“乡风淳、邻里和、百姓安”的乡村振兴画卷。(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