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2日电 (牛和平)近年来,定西市渭源县聚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这一关键,紧盯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建设标准,以监督管理为基础、教育帮扶为核心,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监管机制,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组织建设完善协调配合
渭源把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大局规划,置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来抓,成立的渭源县社区矫正管理局,作为专门性社区矫正机构,按照社区矫正机构和受委托司法所权责清单独立开展执法工作,通过调剂、轮岗、选拔、招录等方式,配备了一批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履行社区矫正执法职责,通过公益性岗位,公开择优购买社区矫正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将社区矫正纳入网格化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矫正小组、网格员和人民调解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作用,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相关单位密切配合、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督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目前有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24名,助理员16名,司法协理员33名,社会工作者9名,社会志愿者230名,建成社区矫正“三类基地”24个,实现了社区矫正对象“一人一档”“多帮一”的精细化管理。
科技赋能打造规范矫正
对标《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规范》以及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指标要求,投入30余万元对社区矫正中心场所进行提档升级,区分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和综合管理功能实体,打造完成了“数据一体化、管理智能化、移动互联化、指挥可视化”的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各功能室标识牌、背景墙、制度牌以及办公设施配置规范,将法律文化氛围和执法严肃性进行融合,增设社区矫正文化墙,社区矫正中心面积达450平方米,社区矫正中心场所得到全面规范。
同时,依托“甘肃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及时准确采集矫正对象定位数据、文书档案、信息化核查数据,为社区矫正对象指定区域划定“电子围墙”,实现全天候精准管控,达到“行知去向、动知轨迹、违规警示”的效果,发挥打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作用,完善社区矫正指挥系统、远程视频督察系统,与辖区16个司法所互联互通,实现远程指挥、视频点验、远程视频督察、远程教育和应急处置,提升了全局指挥、精准处置、快速响应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机制提升矫正质效
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条主线、四个结合、六大功能和N项管理模式”的“1+4+6+N”工作机制,即:以规范法定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一办法一细则”规定,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为主线;坚持做到评估和管理相结合、学习和走访相结合、矫正和帮扶相结合、宣传和教育相结合;不断规范惩罚功能、教育功能、塑造功能、感化功能、治疗功能和控制功能。探索完善等级管理、联络管理、多元管理、制度管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