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兰州新区冬小麦规模种植时隔40年首次成功“破冰”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16:48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8日电(魏建军)盛夏的秦王川,风拂过兰州新区中川镇生态修复及耕地提升改造项目区,922亩济麦22号冬小麦连片成海,金黄的麦浪翻滚着丰收的喜悦。这片土地,正见证着一个特别的时刻——兰州新区时隔40年,冬小麦规模种植首次成功“破冰”。

  这场跨越四十年的“重逢”,始于2024年深秋。经过层层筛选,兼具抗逆性与优质品性的济麦22号冬小麦种子,被确定为适配新区土壤与气候的理想品种。10月底,播种团队以毫米级精度操作:种子深植于5-8公分的黄金土层,亩均用种量严格控制在25公斤,既保证麦苗生长空间充裕,又避免养分争夺;同步施用撒可富15-15-15复合肥20公斤/亩作为基肥,让每一粒种子从萌发起就“养分无忧”。

近日,兰州新区中川镇生态修复及耕地提升改造项目区922亩冬小麦迎来丰收。 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供图

  时序流转至2025年4月,正值冬小麦返青拔节的关键期。农业技术团队精准启动尿素滴灌,每亩5公斤的用量不多不少,恰好满足麦苗对氮肥的迫切需求,有力推动分蘖生长,为高产群体结构打下根基。

  “冬小麦不仅抗逆性强、品质好,更能通过轮作实现一年两熟,让土地‘多打粮、打好粮’。”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部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此次试种的深层意义——它不仅为新区及周边推广冬小麦攒下“实战经验”,更给农户增收和农业结构升级打开了新空间。

图为收割现场。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供图

  从深秋播种到盛夏收割,这922亩麦田的沉甸甸麦穗,不仅证明了济麦22号在干旱区域的适应潜力,更标志着兰州新区在粮食增产与农业结构优化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当金色麦浪在秦王川上起伏,一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图景,正在陇原大地上缓缓铺展。(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