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1日电(刘玉桃)19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在兰州城市学院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山东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及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共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涛表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此次学术会议的召开,为省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对于凝聚科技界智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甘肃在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深入研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为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本次活动由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甘肃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主办,兰州城市学院承办。
兰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曹洁表示,学校始终坚持“城市类、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立足甘肃、面向黄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主动融入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系列实践与显著成效。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与各方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开幕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多位顶尖学者带来了前沿分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冯起以《西北内陆河区“自然一社会—贸易”水循环理论与安全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为题,系统阐述了其团队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兰州大学副校长勾晓华、山东大学教授张林波、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张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兰,分别围绕“气候变化对甘南高原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超越国际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中国方案”“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与效能评估”“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于水、能源、粮食、生态系统的维度”等核心议题作了精彩报告。
当日下午,四个平行分论坛同步举行,议题聚焦、研讨深入。
本次会议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与协同发展”主题,搭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高端对话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展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研究的最新进展,也为政府、学界与业界协同创新提供了宝贵契机,对于推动形成服务国家战略的智库报告、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具有重要意义,为奋力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