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1日电 近日,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丰富中小学生暑期生活,培养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坚定文化自信,静宁县博物馆集中4天时间开展2025年暑假“静博文化小使者”——小小讲解员(第三期)培训班。通过线上报名和初选,共招募了20名中小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孩子们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对讲解工作的向往,齐聚博物馆。在自我介绍环节,小选手们落落大方,有的分享自己与博物馆的“缘分故事”,有的畅谈对历史文化的理解,稚嫩的声音中透着真诚与自信;评委老师从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情感投入、历史认知等方面对选手进行综合评分,并现场给予针对性指导。
博物馆是历史与文化的宝库,而青少年们正是文化传承的未来之星。开班仪式上,小小讲解员们全神贯注,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学习的期待,期冀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播使者,让更多人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仪式结束后,别开生面的“古诗猜猜乐”游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游戏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工作人员展示包含历史典故或文物元素的古诗,小选手们需要快速抢答猜出古诗词诗句。现场气氛热烈,小选手们积极思考、踊跃答题,展示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同时,开展了“衣冠华夏 文脉相承”衬衫绘制活动,小小讲解员们化身“文化设计师”,在白衬衫上描绘华夏文明的印记。活动中,孩子们以博物馆文物纹饰、历史典故为灵感,用画笔将青铜器的饕餮纹、书画中的山水意境、传统吉祥图案等元素绘于衣衫之上。从构思线条到调配色彩,大家专注投入,让冰冷的文物符号变成鲜活的艺术表达。小小讲解员以创意手绘为载体,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化对华夏文脉的理解,用青春活力为文化传承添彩。
为小小讲解员们量身打造的“古法制香”非遗社教活动在社教室温馨开展。孩子们在社教老师的指导下,沉浸式体验传统香道文化。活动中,老师利用课件详细讲解了香材特性与古法合香技艺,从辨识沉香、檀香等天然香料,到学习香粉,粘合剂的比例调试,小小讲解员们专注投入。大家亲手制作专属香牌,在袅袅香气中感受古人“以香养性”的生活智慧。古法制香非遗社教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触摸非遗技艺,为文化讲解积累了生动素材。
静宁县博物馆精心策划的2025年暑假“静博文化小使者”——小小讲解员(第三期)培训班,以“赋能成长,传播文化”为核心,覆盖能力培养、知识拓展、实践体验三大维度。此次活动不仅让小小讲解员们在实践中提升了讲解能力,更通过趣味互动让更多青少年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与语言表达的乐趣。下一步,该馆将持续搭建多元文化平台,让更多人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收获知识、涵养素养,让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