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动态> 正文内容
甘肃庆阳:电驱千亩“产业旺” 黄花菜香“富万家”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 15:5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21日电(张翠翠)“每逢采摘旺季遇上用电难题,供电公司的师傅们总是随叫随到,故障排查又快又准。有他们在,我们烘菜、储菜心里头特踏实。”近日,庆阳市环县甜水镇种植户王宏礼望着烘干房里金灿灿的黄花菜,对前来巡检的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连连竖起大拇指。

  7月的环县,沟壑间的黄花菜竞相绽放,金黄花海与黄土高原的层层梯田相映成趣。作为“中国黄花菜之乡”,全县2万亩黄花菜已进入盛产期,田间地头,农户们迎着晨光忙碌采摘;烘干房内,电力设备满负荷运转,将新鲜花蕾加工成畅销全国的“干货”。这朵古人笔下“遍地黄花是金针”的植物,正以“致富花”的姿态,铺展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图为环县黄花菜采摘现场。国网庆阳供电公司供图

  在甜水镇甜水街村,翟玉明家的10亩种植基地里,20多名务工人员排成队列忙碌采摘。“采摘要赶早,凌晨三四点就开工,早上十点收工,每天能摘1000斤,整个采摘期得40天。”翟玉明一边称重、登记,一边擦着汗珠一边说道。如今,甜水镇1200亩黄花菜已从“小作物”长成“大产业”,在甜水街、狼儿滩、高崾岘、七里墩几个村,在村民的齐心努力下,小黄花逐步发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忘忧草,因香味浓郁、味鲜质嫩、营养丰富被誉为“席上珍品”,40天左右的采摘期里,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乡亲们的“金钥匙”。“亩产鲜菜180斤,加工后纯收益超2000元,比种玉米、小麦强太多。”王宏礼算起增收账,笑意更浓,“以前靠太阳晒,遇雨就烂;现在电力烘干能精准控温65℃,品相好,每斤多卖2块钱。”

  产业要旺,电力先强。为让“致富花”结出更多“增收果”,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早谋划、早行动,将服务黄花菜产业纳入乡村振兴重点清单。入夏前,组织工作人员对7个乡镇的种植基地、合作社开展“地毯式”摸排,在20个重点村新增临时供电接口,筑牢采收季电力保障网。

  进入采收旺季,国网庆阳供电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实行分片包抓机制,每周深入种植区开展“三查两保”专项服务,细致排查线路负荷波动、设备运行状态及安全用电隐患,全力保障烘干设备稳定运转、冷库恒温储存。在洪德镇万亩种植基地,共产党员服务队不仅为合作社检修了3台智能烘干机组,还手把手教农户操作漏电保护器,发放《农产品加工安全用电手册》300余份,用贴心服务筑牢安全用电防线。

  “从提交增容申请到通电运行,前后才3天就搞定了。”环县聚鑫合作社负责人李娟难掩喜悦,“今年新增的2台烘干设备急等着用电,供电公司开通‘绿色通道’后,流程一路简化,设备比原计划提前10天投入使用,正好赶上了采收旺季,一点没耽误事。”

  据统计,今年以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已为黄花菜主产区解决用电难题22件,保障6家合作社、200余户种植户安全用电。下一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将持续优化电网布局,让可靠电力始终为黄花菜产业“保驾护航”,助力这朵“致富花”在黄土高原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