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金昌新先事 | 永昌多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11:28  
来源:爱永昌
分享到:

  永昌县“1153”工作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永昌县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实施“1153”工作法,以“一个组织推动工作、一个主线指导实践、五个进入强化引领、三个坚持彰显特色”为总体框架,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切实铸牢广大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和社会氛围。

  一个组织推动工作,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组织保障。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创建工作,指导推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一个主线指导实践,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活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多种形式持续深化广大师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理解与认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

  “五个进入”营造环境,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覆盖。坚持“课程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活动进入、环境进入”的“五个进入”工作机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方位融入校园生活。一是进入课程,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思想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二是进入课堂,利用班会、团会、思政课等平台开展民族政策、民族知识、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宣传教育。三是进入教材,精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材和民族团结主题读物,推动教材内容多样化、系统化。四是进入活动,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红领巾”宣讲团、“石榴杯”中小学生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感。五是进入环境,在校园内开设主题展板、宣传橱窗等校园文化阵地,营造浓厚教育氛围。

  三个坚持彰显特色,推动民族团结教育提质增效。坚持以点带面,打造示范引领。选树永昌县第四幼儿园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带动全县学校共同进步。坚持融合发展,深化协同育人。推动民族团结教育与德育、思政教育、文明校园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格局。积极引导学校与社区、家庭联动,构建“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坚持创新驱动,丰富教育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民族团结主题PPT、微视频览等数字资源,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