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区:“四项举措”绘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画卷
旅游是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各民族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渠道。今年以来,金川区通过“民族团结+”模式深度融入文化惠民、体育服务、旅游提质及市场监管领域,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优势转化为文体旅融合发展动能,构建服务各族群众、凝聚团结共识的工作格局,推动全区文体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化共享赋能绘就群众幸福同心圆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金川区公共文化阵地维修、设备购置和城市书房建设等“为民实事”,为各族群众共享文化服务夯实根基;对接各族群众需求开展“城乡手拉手”秧歌广场舞等常态化艺术培训,惠及600余人,推动服务各族群众零距离。组织相关部门骨干、志愿者深入基层,举办送春联、非遗年货节、社火展演等各族群众共同喜爱的特色民俗活动,推进“文化进万家”“戏曲进校园进乡村”等项目,促进文化认同;结合春节、元宵节、非遗日等传统节日开展非遗展示,志愿者讲解剪纸、皮影技艺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参与,激活共享共乐的传统文化活力。
助力全民健身打造群众健康共融家园
以“体育惠民”为导向,将民族团结的凝聚力转化为服务各族群众的行动力,统筹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活动开展,规划建设多功能运动场、健身路径等各族群众共享的便民设施,实施“国球两进”项目,推动公共体育服务提质升级。策划组织“村BA”“村超”冬春季联赛、“城乡融合·全民健身”社区运动会及自行车挑战赛等特色活动,用接地气的赛事点燃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运动热情,为交往交流创造平台;同步组织体育指导员培训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惠及万余各族群众,让全民健身热潮融入百姓生活,实现各族群众“家门口畅享运动乐趣”的民生愿景。
文旅交融引领激活县域发展新活力
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体系,着力打造“科普研学来金昌”品牌,串联火星1号基地等研学资源推出主题线路,推动龙景果园、野狐湾等景区提档升级,使其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牵头策划“五一”假期、“5·19中国旅游日”等系列活动,联动火星基地、紫金苑等景区开展科普研学、市集体验等消费促进项目,吸引各地各族游客,在旅游互动中释放消费潜力、增进相互了解,带动全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使旅游业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展示金川魅力的窗口。
筑牢监管防线守护市场清朗秩序
将维护民族团结、保障公平交易的理念融入文体旅游市场监管业务,全力筑牢文旅市场监管防线,确保各族游客权益。构建“日常监管+重点巡查+季度排查”的长效监管体系,深入一线开展常态化巡查,确保监管无死角。针对节假日等高峰期开展专项治理,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形成监管合力,通过高频次执法检查有效规范市场秩序。推进“雷霆行动”震慑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各族消费者权益,为全区文体旅游事业健康发展和各民族群众满意出游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