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今日头条> 正文内容
甘肃完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近年实施生态及地灾搬迁28万人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3日 10: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8月3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陈志强2日表示,近年来,甘肃围绕地质灾害威胁区、河湖管理范围及暴雨山洪灾害受灾区、地震灾害危险区、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推进实施生态及地灾搬迁工作。2022年以来累计搬迁7.86万户28万人。

  当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出台一周年新闻发布会。

  陈志强介绍说,2024年甘肃通过国债、中央补助、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省级地灾防治等渠道获得资金支持19.92亿元,实施风险调查、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等项目,持续提升综合防治能力。同时,完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采取排查巡查、避险演练、值守调度、风险预警等措施,有效防范地质灾害风险,维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甘肃地处西北腹地,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尤其是甘肃中部及南部地区地质破碎、生态脆弱,极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任务重、压力大。

  近年来,甘肃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按要求批复完成,合理规划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印发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陈志强说,甘肃制定《2024年全省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方案》,加力推动存量土地消化,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2023年度该省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为4.97%。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制度标准体系,2023年7月以来,全省绿色矿山由35座增加到62座(国家级22座,省级40座)。

  陈志强表示,甘肃持续推进甘南“山水工程”实施,通过护山、保水、治湖、扩林、调田、护草、固沙系统治理,有效提升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累计完成修复面积16.25万公顷。完成全省历史遗留矿山图斑生态破坏调查评价。2023年以来投入资金3.17亿元,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28个,预期治理损毁土地3048公顷。(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