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轮播新闻> 正文内容
【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卓尼县:力争打造万亩以上食用菌种植产业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6日 10: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卓尼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气候寒冷湿润。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条件,造就了卓尼县栽培的食用菌品相好、肉质厚、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口感鲜美。近年来,卓尼县全力推进现代种植业食用菌、中藏药材、高原夏菜、青稞、油菜“五个万亩”产业培育行动,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成为卓尼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图为黑木耳栽培大棚。 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卓尼县食用菌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品种从黑木耳、羊肚菌的单一种植逐步向以黑木耳、白玉木耳、羊肚菌、金耳和赤松茸为主的多元化种植模式转变。截止目前,全县建成黑木耳标准化栽培大棚2000多座,引培美石菇源、菌味生态、纳朵朵、山珍土特产等龙头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加工销售,基本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在栽培基地实行“党组织+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基地+人才+农户”的产业联动模式,4家龙头企业、35家合作社带动农牧户5680余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图为吊袋栽培的白玉木耳,与下方的金耳“共享空间”。 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2022年,返乡“海归”青年张纳欣创立了卓尼县纳朵朵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100亩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内种植赤松茸。

  为什么选择赤松茸?气候适合、市场正热、趋势向好,在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种植简单。“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自己种植,而是带动周边老百姓一起种植。”张纳欣说到,“赤松茸是一种‘懒人菇’,种植方式比较简单,而且对菌棒、大棚这些都不是必需,很适合推广。”同样也是这个原因,除了大范围的种植与销售外,基地目前还有一部分科研板块。“我们选择了4种不同的菌种,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希望可以找到最适合卓尼的菌种和种植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赤松茸的种植行列中来。”

  “这些看着光秃秃的地方,其实长着不少成熟菇。”在基地大棚内,张纳欣向记者介绍赤松茸的种植模式和采摘要求,“赤松茸是鲜菇,如果体积太大会不利于运输,通常市场要求不超过8厘米,所以每天都要采摘3遍。”大棚内正在采摘赤松茸的6名工人和她们手提篮子里摆放整齐的赤松茸,印证着张纳欣的话。

图为基地工人正在采摘赤松茸。 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木摄

  这些在基地务工的人员,多数来自周边的乡镇。张纳欣告诉记者,2023年,基地为木耳镇及周边的49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同时,基地还开展技术培训,通过以工代训的形式培训了100余人。

  据了解,卓尼县结合创新实施的“千人千万”培训计划,在栽培基地开展了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栽培等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合作社负责人、农牧民群众、县乡农技人员、乡镇村涉农干部、致富带头人和种植户1120余人次。2024年计划在全县10个乡镇发展食用菌种植9000亩,到2025年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力争总产值突破3亿元。 (记者 梁木)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