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今日头条> 正文内容
兰州:超“月”想象过科技中秋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7日 21: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兰州9月17日电 (记者 闫姣)《天宫“三兄弟”》《广寒宫历险记》《嘿!做个月亮吧!》《水中之画,漆艺灯笼》科普表演秀+串联互动《与月共乐》……15日至17日,系列富含科技元素与传统文化韵味的中秋活动在兰州市上演,让大家度过了一个“超‘月’想象”的科技中秋。

9月16日,兰州市民在甘肃科技馆度过中秋假期。图为亲子制作“月亮”。闫姣 摄

  9月16日,兰州市民在甘肃科技馆度过中秋假期。图为亲子制作“月亮”。闫姣 摄

  “我们组织了诗词歌赋话中秋、欢乐‘摸’秋、投壶、汉服秀等活动,漆画制作、科普实验秀等丰富多彩的中秋节活动,旨在结合科技和传统文化,让其焕发新活力。有些实验非常炫酷和炸裂,所以引起了年轻朋友们的兴趣和关注。”甘肃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科普讲解员吕南17日接受采访时说。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在此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9月16日,兰州青少年在甘肃科技馆,通过科技知识竞赛赢取中秋奖品。闫姣 摄

  9月16日,兰州青少年在甘肃科技馆,通过科技知识竞赛赢取中秋奖品。闫姣 摄

  “我在今天的科技问答比赛中答对两题,获得两个奖品,待会儿要参加‘做个月亮’的活动。”11岁的李雪倩和家长一起逛科技馆、猜题过中秋。

  “先将卫生纸打湿,一层一层粘在气球上,再蘸取白乳胶涂抹在表面,待表面风干后安装灯带,一个‘月亮’便完成了。”活动现场,家长带着孩子共同完成手工艺品,收获感满满。

  吕南称,此次“超‘月’想象”科技中秋活动不仅让参与者在游玩中学到了科学知识,体验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还促进了家庭间的亲密互动,也为今后创新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连日来,兰州还推出龙鱼灯影、非遗火壶、落日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